导航按钮

(甘肃省)2016年渭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01-29 09:19:29 来源:渭源县人民政府网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 2015年12月29日在渭源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渭源县人民政府县长  蔺红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期间及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自加压力、扎实苦干,开创了经济转型跨越、文化繁荣发展、生态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勤政廉洁的良好局面,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总结“十二五”期间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显著提升、三个重大突破、三个明显增强”。
三个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我们主动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5·10岷县泥石流、7·22岷县漳县地震等自然灾害考验,坚持项目统领、城乡统筹、产业转型,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连年保持中高速增长,预计“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倍、3.3倍、1.9倍;大口径财政收入是“十一五”末的3.3倍,提前两年实现规划目标;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是“十一五”末的2.4倍,财政保障民生能力大幅提高;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9倍、4.7倍,存贷比从38.9%提高到76.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净增8775元、3166元,实现收入倍增。脱贫攻坚能力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是全县脱贫攻坚力度最大、阶段性成效初步显现的五年。我们抢抓总书记视察机遇,以元古堆村为“试验田”,聚集最大精力、财力、合力,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全县上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进一步坚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预计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14.39万人减少到5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4.48%下降到20%以下,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1522元,预计可达到3110元,实现翻番增长。产业开发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是全县优势产业总量扩张力度最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五年。我们坚持产业支撑,全力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马铃薯种薯产业,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生产脱毒瓶苗2.6亿株、原原种3.9亿粒,是“十一五”末的6.5倍,良种供应能力达到80万吨,渭源已成为全国县(区)为单位最大的马铃薯原种生产供应基地,被农业部授予“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示范县”。中医药产业,年种植中药材面积稳定在38万亩,加工能力达到5.5万吨,增长3.5倍,渭水源、会川江能等专业交易市场投入使用,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畜草产业,狠抓产业发展意见和牛、羊、猪、鸡四个专项规划落实,发展各类养殖小区(企业)585家、规模养殖户1.3万户,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4万头、90万只、36万头、500万只,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8倍、12.1倍、3.8倍、6倍,实现了扩群增量的几何式倍增发展,被列为全省牛羊养殖大县。
三个重大突破: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是全县争取实施项目最多、投资拉动最为明显的五年。我们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积极争项目、抓招商、促建管、保质量,实现了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推动发展。五年来,安排项目前期费3554万元,完成项目前期840项,争取实施各类建设项目882项,投资规模达到47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0倍。大力实施“千亿元大招商”1行动,签约项目142项341亿元,到位资金179.2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0倍、6倍。渭河公园等190项自筹资金项目建成投入使用,118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引洮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兰渝铁路、临渭高速等国家和省属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显现。工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是全县工业增长最迅速、抱团发展持续扩张的五年。我们坚持工业集群发展,加强工业集中区平台建设,狠抓扩容增质、项目入园,园区聚集项目、工业带动产业的格局逐步形成。按照“一区三园”2布局,投资2.6亿元实现了工业集中区“六通一平”3,九州通渭源物流园开始征地建设,工业集中区开发面积达到3.04平方公里。引进广印堂、佛慈等58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达到26.4亿元,新增GMP4认证企业21家,扶持发展规上企业从“十一五”末的2家增加到14家,发展小微企业458家、工业企业148家,工业增加值达到1.68亿元,增长194%。预计三次产业比由46︰10︰44优化到38︰15︰47,经济结构更趋合理。文化旅游产业取得重大突破。“十二五”期间,是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最快,砥砺前行破冰崛起的五年。我们紧盯“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发展目标,投资2.82亿元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渭河源、首阳山等核心景区和文化综合场馆建设,渭河源大景区被列入全省20个核心大景区发展序列,渭河源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成功举办了大禹公祭大典、“中国名家看渭源”高峰论坛等系列节庆和推介活动,《探秘渭河源》、《渭河源头第一村》等专题片在央视和省市媒体播出,《渭水医魂》等优秀剧目全省展演,“华夏文明渭河源”战略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累计达到224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8.3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并落实生态造林绿化十年规划,生态造林2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被纳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林改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县。
三个明显增强:城乡统筹能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是全县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综合功能日臻完善的五年。我们坚持做强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加快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以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投资93.1亿元的渭河文化景观带等65个城市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新增绿化面积18.5万平方米、城市住房62.2万平方米、供热34万平方米,县城规划建成区面积由5.1平方公里拓展到9.6平方公里。支持会川镇、莲峰镇率先发展,五竹镇、路园镇镇区道路拓宽改造等50项小城镇建设项目全面建成,城镇化率达到21.67%。集中力量推进村庄风貌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优先建成元古堆、渭河源等一批美丽乡村和环境整洁村。公共服务保障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是全县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增进福祉共享成果的五年。我们坚持更多的资金资源向民生聚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资5.2亿元,新建校舍22万平方米,投资是“十一五”期间的3.2倍,是投入最多、力度最大的五年。第三高中、特教学校等学校相继建成,龙亭中学、职业中专、清源一小、县幼儿园等学校整体搬迁,乡镇幼儿园实现全覆盖,“两基”5达标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3所县级医院全部整体搬迁,15个乡镇卫生院相继完成改扩建,村卫生室覆盖面达到89.9%,成功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省中医药先进县。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比例每年达到85%以上,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社会保险、合作医疗等惠农政策,人均保障资金达到2470元。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各项政策,每年培训输转劳动力7万人次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被列为“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示范县”。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院地、院企科研合作,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县、科普示范县,全省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县。加强双拥共建,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全面加强食品药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了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被命名为“甘肃省平安县”。政府执行力明显增强。“十二五”期间,是政府改革力度最大、转变职能高效运行的五年。我们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自身建设全面加强,机构设置更趋合理,运转更加高效顺畅。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承接下放审批事项35项,清理取消61项。理顺食药、卫计等部门管理体制,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自觉接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423 件,政协委员提案261件,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 6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7,开展公车制度改革,规范办公用房管理,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效能问责,“三公”经费8支出下降29%,确保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15年,面对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档的新态势,全县上下紧盯年度目标,全力以赴稳增长、保增长、促增长,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6.84亿元,同比增长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8亿元,增长22.72%;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9.32亿元,增长20%,贷款余额42.73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3.08亿元,增长9.22%;财政支出22.04亿元,增长14.4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587元、5814元,分别增长9%、14%。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基础,促攻坚,精准扶贫成效明显。紧盯脱贫目标,狠抓“六个精准”9,制定并落实“1+22+6”脱贫攻坚方案,全力核准对象、破解“瓶颈”、补齐短板,先后整合各类扶贫资金14.9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4%。创新“一标二线三因四缺五不能”工作法10,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以水电路房网为重点,新增自来水入户3776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99%。硬化农村道路402公里,砂化道路416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4%。改造农村电网261个社650公里、动力电103个社362公里,改造面分别达到92%、91.6%。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5个1959户,改造危房3700户,改造面达到64%。完成生态造林5.4万亩,移动通讯覆盖率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5%、96.1%。投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65亿元、“双联”惠农贷款等小额贷款7.37亿元。预计2015年实现42个村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2.7万人左右。
二是抓项目,促带动,发展后劲不断夯实。以项目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安排项目前期费用800万元,谋划前期项目200项,更新“3341”11项目库项目115项,争取国家投资7.15亿元,增长27.7%。实施总投资145亿元的县属重大项目220项,完成投资49.8亿元,拉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68亿元。新签约招商项目30项105.6亿元,到位资金33.2亿元。促进政银企融资合作,争取农发行、国开行专项贷款9.19亿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7.6亿元。创新PPP模式12,投资1.82亿元启动实施了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体系合作项目。
三是抓产业,促增收,结构调整更趋合理。促进马铃薯种薯、中医药和畜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建成国际马铃薯中心渭源(项目)工作站,引进15个种质资源开展试种扩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新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15家,会川江能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发展养殖小区(企业)149个、规模养殖户3100户、家庭养殖场150个。实施马铃薯、中药材等政策性农业保险35.4万亩,理赔1600多万元,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农民人均从产业获得收入达到3060元,占比达到52.7%。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新建园区道路2条,入驻企业5家,新增GMP认证企业9家,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78亿元,工业实现税收达到1360万元。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编制完成了渭河源大景区修建性详规,投资6496万元继续加快渭河源、首阳山景观节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渭水源大酒店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出台农家乐、农家客栈扶持奖励政策,新发展农家乐(客栈)16家,新增床位350张,年接待游客58.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24亿元。抢抓“互联网+”13政策机遇,加快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县财政落实奖励资金300万元,成立电商协会4个,新发展本土平台7个、网店360家、服务站点(体验馆) 20家、快递物流网点400多个,217个行政村物流网点全覆盖,线上交易近5000万元,带动线下交易1.7亿元。举办了西部贫困地区“电商扶贫”高峰论坛,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 
四是抓建管,促统筹,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坚持城乡一体化与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同步发展。百安商厦、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等投资68.8亿元的35个城市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源泰商贸建材市场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完成棚户区改造430户,新增住房1145套,加大城乡违法建设等综合治理力度,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实施了总投资8.8亿元的会川镇、锹峪乡主街道拓宽改造等小城镇建设项目25项,城镇集聚功能进一步完善。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和河道综合整治行动,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长效机制,在110个村率先实施“五化”14,建成美丽乡村5个、环境整洁村20个,总投资达到715万元,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扎实推进。
五是抓民生,促和谐,最大限度惠及群众。坚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民生安全、维护社会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感。认真兑现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农村道路、农网改造、村民活动中心、学校建设、广播电视、法律援助、敬老院建设等实事全面办结,畜禽市场、定点屠宰场、考训中心和2个加气站、4个乡镇加油站正在建设,投入资金达到4.88亿元。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新建村级幼儿园22所,开设学前班135个,完成50个义务教育学校改薄项目,引进紧缺专业教师27名,落实引进教师补助、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奖励资金623万元,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7.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高考文化课二本上线率达到23.14%。深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成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率先开展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全省试点工作现场会议在我县召开,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56%,实际报销补偿比达到58.05%,较上年提高了0.92个百分点。城乡低保、五保供养、社会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工资制度改革政策及时兑现,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及全民参保计划启动实施。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建立落实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联席会议、欠薪应急周转资金等制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037人。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185件,办理信访案件222件,办理电子民生平台事项1.1万件,食品药品监管、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工作全面加强。办结和正在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90件、政协委员提案43件,分别占承办件数的78.3%、89.6%。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全县各条战线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人民武装、依法行政、民族宗教、质量监督、妇女儿童、粮食安全、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全面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作为贫困地区的渭源县,要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小康,必须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定信念、同心同力;必须坚持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精准发力、走在前列;必须坚持以全面改革为动力,扩大合作、创新驱动;必须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投资拉动、增强后劲;必须坚持以产业培育为基础,调优结构、转型升级;必须坚持以成果共享为根本,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必须坚持以作风转变为保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共谋发展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渭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甘肃省)2015年临洮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下一篇:(甘肃省)201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