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福建省)2016年邵武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02-03 08:57:42 来源:邵武市人民政府网 字体:
邵武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9日在邵武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邵武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敏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邵武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南平市委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8亿元,同比增长10.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3亿元,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4亿元,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9亿元,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8亿元,增长15%;公共财政总收入17.88亿元,增长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21亿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814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5元,增长10%。年度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一)全力以赴稳定增长。强化投资拉动,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建立“红黄绿灯”项目推进机制,24项省、南平市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8亿元,邵光高速公路、金塘大道建成通车,华电扩建主体工程动工,顺邵高速公路用地征迁全面推进。及时出台现代物流、竹加工产业发展和推进企业上市等政策,完善促进工业、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措施,入股南平融桥担保公司为企业融资担保,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实行“零门槛”申请,为43家企业发放转贷资金4.5亿元。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张三丰大道商圈业态初具规模,完成11个农贸市场、30个社区便利店改造,限上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38.6%和61%。列入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电商销售额5.2亿元。
   (二)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林产加工、精细化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逐步向中高端延伸拓展,实现产值228.3亿元,增长17.7%。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举办“竹与生活”国际工业设计大赛,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1枚中国驰名商标、9个省级品牌、3家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开展“太极营销”,招徕外来学员3.3万人,旅游接待总人数5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2亿元,分别增长38.8%、34.9%,天成奇峡获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大埠岗小隐竹源景区评为国家3A级景区,和平古镇评为省级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全市6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和传统村落。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新植改造茶园6000亩,发展中药材5000亩、林下经济4000亩,种植烟叶5.8万亩。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林业担保收储服务中心的作用,成功流转土地4.4万亩,帮助农户融资3000余万元。
   (三)美丽城乡共建共享。通过全国第三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验收,富屯溪四期防洪工程基本竣工,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除险加固小型水库5座,农村安全饮水水质检测中心投入使用,新解决农村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个村被南平市评为五星级美丽乡村。大乾水库主体工程竣工,环城路等城建项目加快推进,建成2个完整社区、53个规范化小区,及城市道路、管网、绿道95公里,拆除“两违”面积31.8万平方米。开通市区至经济开发区和金塘工业园公交线路,新建公交候车亭44个,建成3处货车停车场,货车随处停放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晒口至下沙公路建成通车,硬化通自然村公路37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35.8公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绿化造林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450亩,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旅游厕所新建改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关停养殖场43家,淘汰“黄标车”202辆,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市技术评估,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四)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成熙春小学和托幼中心教学楼改造,一中、沿山中学学生宿舍楼和故县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职业中专实训楼、城郊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在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推广暖水、暖被、暖菜、暖心、暖行“五暖工程”。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妇幼保健院综合大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残疾人“福乐家园”主体工程竣工,新(改)建5所卫生院,完成15个村卫生所规范化改造,实施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和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大力扶持就业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2442万元,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7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7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2%以内。建成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长(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全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列入全省城乡居民社保示范县(市),参保缴费率达到99.4%,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社保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保障金每人每月分别提高至85元、13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资203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竣工2523套,配租配售率达95.9%。给予受表彰的各类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每平方米200—800元购房补贴。“造福工程”改造危房577户,建成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完善“城市十分钟体育健身圈”,改造综合体育场,举办全国传统武术大赛、古道越野赛等大型体育赛事,广泛开展“诗画邵武”系列文化艺术活动,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深化“平安邵武”建设,在城乡重要路口增设高清探头150多个,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各类矛盾,信访案件总体下降,社会治安满意率、群众安全感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应急、防震减灾、统计和档案方志等工作得到新加强,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五)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94件、市政协提案154件,办复率均为100%。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完成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减市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18项,保留项目全部入驻中心,推行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新登记企业数增长36%。持续提升“民生110”服务实效,受理办结群众反映问题1.4万个,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制度,政府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清单公布运行。精简各类会议和文件,清理考核检查、评比表彰和认定类项目。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6.8%。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察审计监督,扎实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建设得到加强。
    各位代表,2015年工作任务的扎实落实,标志着“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基本实现。五年来,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一步一步打基础,一年一年增后劲,一以贯之推进绿色经济强市建设,邵武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万元;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分别增长16%和19.1%;五年累计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4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1048亿元,年均增长3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2013年、2014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
     过去的五年,是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1∶51.2∶33.7,二产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5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从30家增加到127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中国驰名商标5件。旅游产业异军突起,成功创建4个国家4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县市之最,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1%和34.6%。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初见成效,被评为全省“产茶大县”,“邵武碎铜茶”、“邵武笋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创建以中药材为主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的五年。新改扩建公路287公里,通车里程2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6公里。水利、环保、通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高。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8.3平方公里,建成严羽公园、平安文化主题公园、城市垃圾填埋场等一批市政设施,华光路、八一路、熙春路“白改黑”,全面完成城区破旧小街巷改造,新增公交线路,投放天然气公交车、双燃料出租车;实施共建美丽邵武“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全面铺开,建立乡村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森林覆盖率76.5%,城区绿化覆盖率43.9%,提前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五年累计投入16.4亿元实施9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全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销售,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市、全国武术之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9%、13.1%,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2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最低工资、城乡低保、各类生活补助等标准逐年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全面落实。创新建立“民生110”社会网格化服务机制,“平安邵武”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平安县(市)。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人大和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邵武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直驻邵机构和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邵武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结构不优,综合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的任务还很艰巨;支撑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不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城乡基础设施还需不断完善,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需持续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法治政府建设有待提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切实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进一步加快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提请大会审议的《邵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总结了“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和各项措施。
     根据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的部署,规划草案明确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按照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持续提升工业园区、休闲旅游区、城市新区“三区”发展,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邵武。
     规划草案确定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末,生产总值达到320亿元以上,提前两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建成闽西北经济增长极。
     规划草案提出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优先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精准打造家居精装修全产品链、洗洁用品产品链、生物医药产品链等新型产业基地,全力塑造“诗画邵武”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壮大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一产接二连三,打造区域产业中心。二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全力争取吉武温、浦建龙梅铁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供水、新型能源、信息化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产城一体的空间布局,加快宜居城市、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9年实现省定扶贫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管理格局,加快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实施造林绿化,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全民节能行动计划,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倡导文明、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四是着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行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力推动企业改制上市。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社会诚信体系。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加强山海协作,推进对台经贸合作和产业深度对接,提高经济开放水平。五是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新型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重视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发展,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局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公共安全体系,推进法治邵武、平安邵武建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福建省)2016年南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下一篇:(福建省)2015年长汀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