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广西)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9-11-25 09:05:19 来源:藤县政府网 字体:

  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藤县发展和改革局 翻印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6年4月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藤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关于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16年3月4日藤县第十五届人大第六次会议通过)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藤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查了《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会议同意大会计划和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决定批准这个《纲要》。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会议认为,《纲要》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共藤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提出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符合我县县情和实际,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县委的部署要求,反映了全县人民的共同意愿,适应经济新常态,经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会议号召,全县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根据《中共藤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藤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组织和动员全县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篇 “十三五”发展的现实基础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主要成绩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十二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打造“西江经济带新兴工业化城市”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强县”为目标,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深入实施“五年一工程”活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且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顺利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主要情况如下: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18.3亿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6.64亿元,年均增长8.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87.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由2010年的14127元,增加到2015年的23790元,增长达到68.4%。财政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全县财政收入仅为7.2亿元,2015年达到15.99亿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6.2亿元,2015年达到230.52亿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9.8%。产业结构有所优化: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4:57:19,2015年转变为23:54: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9.5亿元,2015年达到73.91亿元,年均增长13.3%,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93.6%。2013年我县入选第十三届“西部百强县”;201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中,我县进入县域经济竞争力400强,位列广西第四。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大产业提质增量。“十二五”以来,我县坚持将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重视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做优增量,效果显著。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首先,狠抓特色农业,一产增量增效。“十二五”期间,我县充分利用特色种养业的资源,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建设年”活动,发挥交通便利优势,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引导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道路,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切实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我县被列为农业部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连续四年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同时通过发展有机稻生产,提升粮食品质。此外,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粉葛传统产业链延伸、荔枝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砂糖桔优果工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县耕地面积68.304万亩,年产粮食26.26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年产蔬菜101.37万吨,位居广西前列;森林面积402万亩,森林覆盖率72.1%;水果种植面积21.6万亩,年产水果14.04万吨;肉类总产量5.65万吨。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其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二产跨越发展。工业方面突出推进陶瓷、钛白产业。“十二五”期间,我县坚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和“园区招商(建设)年”活动,以资源整合、扶强企业、壮大产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城镇化、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进步和科学创新为动力,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积极招商引资,推进粤桂合作,积极引进广东等地陶瓷企业落户;另一方面支持传统工业技改提升,整合钛白、林产林化、机械造船、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资源配置,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特别是以丰富的钛铁、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为依托,集中力量建设中和陶瓷产业园和推进钛白产业升级改造,迅速做大工业规模,做强支柱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2010年工业总产值163亿元,2015年达到326.25亿元,年均增长18.9%;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2.63亿元。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以旅游业为重点,促进三产发展。“十二五”期间,结合我县交通优势与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国内消费结构转型的特点,我县加大对旅游产业支持力度,促进旅游资源整合提质,石表山景区获得了“广西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目前在AAAA的基础上正争创梧州市第一个AAAAA级景区;保盈海悦“准五星级”酒店建成;旅游名县名镇创建工作继续推进,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农家生态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并带动周边乡镇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2.57亿元,2015年增加到46.83亿元;全县旅游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亿元;重点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2.08亿元,陶瓷园特色商业街、河东商贸新城、威林城市广场等陆续建成使用;金融环境改善,我县获得“广西信用县”称号,藤县桂银村镇银行获“全国十佳村镇银行”称号,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010年的70.83亿元增长到2015年末的158.1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30.91亿元增长到95.99亿元。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二五”期间,立足西江经济带新兴工业化城市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强县的定位,完善水、陆、空立体式交通基础设施。南广高铁、贵梧高速藤县段工程、龙圩至潭东一级公路等工程先后竣工通车,柳肇铁路藤县段,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进港铁路顺利动工,梧州市-藤县藤州镇二级公路、梧州港藤县东胜作业区项目完成立项等前期工作,杉花根大桥开工建设,梧州西江机场项目扎实推进;县城内部路网框架逐步拉开,城乡客运公交化基本实现,网络化、高覆盖率的农村公路畅通网络初步形成。我县成功构建高铁、公路与西江黄金水道立体交通优势,形成了与两广重要节点城市之间的“2小时交通圈”,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贯穿我县天平、金鸡、藤州、塘步、埌南镇的西汽东输工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改善我县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环境,对净化大气环境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城乡面貌持续改观。“十二五”期间,按照加快与梧州市同城化的目标,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城镇建设年”活动,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狠抓亮点”,全面实施县城“东进、南扩、西延、北拓”战略,坚持“一中心六重点镇”城镇建设框架,城镇化效果显著,城乡融合进程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完成了藤州大道、绣江路污水泵站等10多个重大市政项目建设;建成藤州大道至陶瓷园区道路亮化工程;完成藤州文化广场、体育馆广场全面改造,稳步推进挂榜岭公园、滨江公园建设;改造了绣江路、西江路、西厚路、津南路,开通了东山路;积极推进胜西村及杉木冲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建成杉木冲、碧水湾等一批商住小区,开发了津北新区,改造开发了丝绸厂、农副厂宜居用地,人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我县城区规划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7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6万人,小城市规模建设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还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修编完成了16个乡镇总体规划以及太平、和平、濛江等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立足镇域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产业突出、错位发展的镇域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一批经济强镇、特色小镇(如岭景镇创建特色旅游名镇) ;特别是六个核心镇发展,对周边农村形成一定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城乡融合进程。其他乡镇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2010年城镇化率为27.4%,2015年达到39.6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1.6%。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1%,江河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二五”期间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新建垃圾池512个、垃圾焚烧炉906座。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二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增长,财力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我县深入实施“科技兴县”战略,重视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积极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计划、科技信息产业化计划、科技素质提高计划三大工程,荣获2011-2012年度全国科技考核进步县称号,到2015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11件,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100%。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8%,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0年的85%提升到2015年的9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79%提升到2015年的87%,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3.57%。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做好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建设,有效缓解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十二五”期间,共发放教育惠民工程各项资助金9683.63万元,资助学生79089人次;投入2亿多元改善全县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新建2所幼儿园;加快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卫生计生方面,积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药品采购及流通程序,逐渐启动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体系构建,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初见成效,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逐渐提高。公共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已启动6个乡镇卫生院的危房改造,已完成5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的建设,看病就医环境不断改善。建成294个村级幸福家园,实现了村级幸福家园建设全覆盖。文化惠民力度加大,截止到2015年末,建设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89所,新建成2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袁崇焕陈列纪念馆、袁崇焕雕像、碑廊。加大文化创作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多渠道、多形式繁荣城乡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着力推动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加大劳务技能培训力度,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农民工资性收入普遍增加。社会事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培育发展社会组织67个。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安居乐业”工程活动,县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完备,群众生活质量节节攀升。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167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就业指标完成率均100%以上;劳务输出92621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62634人次。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4662套,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453.5%,新建五保村150个,农村幸福院28个,示范性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各1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13万人,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95%、98%、98.1%,分别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5.6%、108.9%和100.1%。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稳步发展,优抚政策落实率、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率、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参保率、城镇退伍军人安置率都达到100%,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率80%。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3元,2015年达到23879元,年均增长9.4%,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89.1%;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3元,2015年达到8729元,年均增长13.2%,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100.1%。2NT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和梧州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开发的投入,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和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着力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安居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均完成“十二五”任务;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促进贫困村产业发展,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抓好和平镇粉葛种植等自治区“十百千”产业开发项目;加大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加强科教培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增加产业资金投入,继续扶持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继续抓好定点扶贫工作,在全县迅速形成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贫困村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走上正轨,长洲水利枢纽库区移民安置和专项设施复(改)建工程全面完成,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库区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库区村屯道路建设、库区移民安置区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等项目,解决库区移民在水、电、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对就读普通高中的库区移民子女实施免学费,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十二五”时期,累计争取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475万元,实施项目831个,受益人口50多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17973人。

 1/11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广西)全州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广西)贵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

今日推荐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