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湖南省)韶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9-12-17 05:11:40 来源:韶山市政府网 字体:

  第二篇 发展动力 突出创新引领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创新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开放发展,全面释放消费、投资、出口新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社会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章 坚持创新发展,提升质量效益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6、重大科技研发。瞄准先进制造、矿山装备、医药食品、新材料等支柱产业,重点加强制造与工程科学技术、基础医学、新材料等领域的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做好重大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集中攻克工程机械核心部件、新型光电材料等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60%,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每年增长20%。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7、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高新区为载体,以产品核心技术攻关为目标,开展面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产学研多元化合作,共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平台。围绕企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推动科技成果有序流动。到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建成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个以上。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8、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加强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大力推广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园区、基地等有利条件,在新兴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构建若干有影响力的众创空间示范基地。建设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建立全市创业创新的新信息平台。支持园区打造创业创新聚集区。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9、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企业注册资本登记条件,为创客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完善基层创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大财政资本支持和统筹力度,落实各项普惠性税收措施。丰富创业融资模式,支持创业企业通过上市、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放宽市场准入,创新信用监管。加强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等机制。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0、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因材施教,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公务员培训,重点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通过免费提供居住、奖励表彰、特殊津贴等形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根据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新型产业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在高新区建设人才培训基地,构建人才培养、人才交流互动的长效机制。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1、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培养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根据全市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按照人才重点领域建设的要求,大力加强全市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人才开发专用基金,建立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实施人才投入优先保证政策。做好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商贸服务业人才开发工程等八个重点项目。加快实施“1135”高素质人才引进工程,即用10年时间引进10名博士或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30名硕士研究生、500名全日制本科生。到2020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000人以上。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章 坚持开放发展,全面释放新需求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2、培育消费热点。培育多样化市场业态,增加消费市场活力,挖掘消费潜力,拓展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新需求,促进养老健康和家政服务消费,引导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文化教育娱乐消费,壮大新型网络消费和电子商务。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3、优化消费环境。保障安全消费,开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专项整治。推进便利消费,加大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和城镇商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加快城乡交通体系和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稳定物价水平,逐步提高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消费能力。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4、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领域,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等方式进入交通运输、电力电信、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领域。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项目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引导资本流向市政和社会事业领域。放宽对金融机构的股比限制,通过构建合理的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民间资本以参股、控股的方式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鼓励和支持资本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本的梯度转移,积极参与衰退产业、企业振兴以及新农村建设。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5、创新招商引资。充分挖掘和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创新招商引资形式。以“筑巢引凤”为招商理念,以高新区为载体,围绕先进装备制造、医药食品等特色产业,通过实施“大项目战略”吸引外部投资。依托恒欣、长盛、润泽东方、江冶机电等支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通过外部资金的引入实现本地企业的扩充与发展。紧抓沿海地区资本向内地转移机遇,完善招商选资优惠政策体系,形成招商引资洼地。加快引进电力、电信、邮政、金融、交通等领域的民资,构建外资与民资相得益彰、“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发挥出口的促进作用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6、拓宽开放通道。以沪昆高铁为主要依托,以韶山高速对接沪昆高速,向东北对接江西、长三角,直通海上丝绸之路,向西南对接贵州、云南,直通丝绸之路西南经济带,经缅甸出印度洋。以长韶娄高速韶山支线为主要通道,加强与长株潭的对接。以韶山铁路为支撑,对接湘黔铁路,争取连通渝长厦铁路。以高新区为平台,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建设模式,鼓励与境内外资本合作发展“飞地”园区,提升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功能。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7、提升出口能力。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与引技引智并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健全境外投资促进体系,鼓励优势企业在境外开展能源资源开发、优势产业转移、产品研发和营销网络并购,支持企业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展市民承揽境外工程的方式和渠道,有序扩大劳务输出,打造韶山市工程劳务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章 深化重点改革,激发发展活力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8、加快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政府。建立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政务大厅改革,推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和网上电子审批,规范政府服务流程。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推进行政机构整合,形成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的行政管理体制。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9、推动管理创新,优化改革环境。构建电子政务内网平台,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实时交流,运用网络精简办公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创新财政管理模式,严格规范预算程序与政府采购制度,降低行政成本。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0、加强政务公开,提高政务透明度。加大政府工作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充分发挥政务网站的信息查询和在线办事功能,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方式,拓展信息公开渠道。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1、重视廉政建设,构建廉洁政府。落实作风建设规定,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着力提升政府效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整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等行为,强化政府部门执行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的发展环境。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2、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制定韶山市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改革实施办法,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到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基本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清理并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的财政转移制度。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专项资金整合规范。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3、完善财税收入征管机制。突出财政收入质量考评,增设收入质量改善预期目标,在完成收入增长预期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实现财政收入健康转型。创新财源培植方式,建立以税收贡献为导向的产业支持机制,财政产业类资金分配与产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效益紧密挂钩。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4、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债务管控制度,实行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及化解机制。加强政府融资平台监管,严格落实债务清偿责任和偿债责任主体,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5、支持非公经济健康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采取联合、参股、并购等方式实行资产重组。鼓励个体经营户转为企业、小微企业升级为大中型企业。推动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入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探索建立政府注资或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企业股权投资基金。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6、有效发挥市场中介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扶持各类中介机构,提升中介专业服务水准。大力培育商会、行业协会组织,鼓励和支持支柱行业、新兴行业和开放度较高的领域组建行业协会,重视并发挥其中介服务和行业自律功能。培育服务市场、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中介服务组织,健全对市场中介的监督管理。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7、完善现代产权制度。遵循“谁投资,谁拥有产权”的基本要求,科学界定产权归属。制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构建“1+N”国资监管制度体系。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大产权交易监督监管力度。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8、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民间融资监管办法,加快推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探索发行项目收益、小微扶持等新品目债券。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积极开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保险产品。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9、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构建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健全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农村宅基地改革和耕地、林地流转,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村用地效率。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篇 发展任务 加快转型升级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把握新常态发展背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城乡建设,推进绿色化发展,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六章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核心景区扩容提质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0、毛泽东故居综合提升。定期维护保养故居,加强对故居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治安管理。完善故居周边水电气管网建设和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强化景区道路、园林绿化、公共设施、景观农业等方面的管理。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1、滴水洞景区提质改造。加快完成景区出入通道改造、景区服务中心建设、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及商铺规范美化等工作。重点开展滴水洞一号楼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完成龙头山至虎歇坪游步道建设工程。f0s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2、韶峰景区扩容提质。建设完善游览索道、游步道、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等景区基础设施。做好“韶峰八景”、“韶峰四绝”的开发建设工作,重建韶峰古寺,新建韶乐殿堂,高水平建设毛泽东诗词碑林二期工程。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湖南省)衡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汇编)

下一篇:(河北省)井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今日推荐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