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坚持共享发展 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着眼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惠民生上来,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做到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保持一致,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夯实居民收入增长基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为增加居民收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保护居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性收益,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健全农村征地补偿制度,提高补偿标准,增加农民土地增值收益,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培养职业农民队伍,造就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有技能和经营能力的农民工返乡创办家庭农场、领办农民合作社,创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原则,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拓宽就业途径,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加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大学生电商创业园建设为重点,培育创业主体,降低创业“门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营造支持“双创”的良好创业环境。加大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增加公益性岗位及岗位补贴,重点帮扶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形成帮扶困难群体就业的长效机制。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及种类,建立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大力推进全民参保,强化社会保险费征收机制,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推动各类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全员参保和足额缴费义务,引导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人群参加社会保险。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强社会保障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建设,加快建立标准统一、网络互联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稳妥的社会保障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基本保险的支付标准。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整合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大病保险制度,做好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和医疗救助等制度衔接。推进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和服务,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积极推进跨县域就医即时结算服务。进一步优化报销程序,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门诊统筹全覆盖,人均筹资水平、住院报销补偿比例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民政事业,以互助幸福院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推进福利社会化,促进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源结合。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建立价格补贴机制,编制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明确和规范价格补贴原则、补贴范围和补贴办法。加大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家庭子女就学帮扶力度,不断提高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困难群体家庭子女的资助标准。加大残疾儿童康复资金的补贴力度,为重度残疾儿童青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提高残疾儿童教育程度。对残疾人适合从事的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和照顾,社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提高教育发展水平
fFN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高质量学前教育。重点加快县城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解决县城南部、西部就近入园问题,力争到2020年公办幼儿园入园率达85%以上。切实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重点提升2所乡镇中心园、16所乡镇学校附属园办园水平,大力改善教学点学前班条件。到2020年,学前毛入园率达到90.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