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青海省)湟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6-20 08:10:49 来源:湟中县政府网 字体:
注:[ ]表示5年累计。2015年,全县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82.3亿元。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改革,从2016年起不再统计农村建房等农户自筹资金, 2015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基数为64.77亿元,“十二五”期间累计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基数为239.65亿元。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章  坚持共享发展  持续提升民生福祉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破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使各族人民有更多获得感。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确 保“十三五”期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作为基本方略,按照“三年扶贫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集中力量实施“八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行业扶贫专项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战,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养老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有意愿的劳动力 参加技能培训;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低于4%,有村级集体经济或互助资金,有通行政村的沥青(水泥)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产生活用电,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有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确保全县156个贫困村(98个重点贫困村、58个一般贫困村)、9732户贫困户、3186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2016年,33个贫困村退出,2748户9160名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49个贫困村退出,3062户10500名贫困人口脱贫;2018年,74个贫困村退出,3922户12201名贫困人口脱贫。

一、实施“八个一批”精准脱贫攻坚行动计划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大 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生态畜牧业、饲草产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民族工艺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贫 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充分尊重贫困群众自主选择产业的意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脱贫的主导产业。对有劳动能力无经营能力的贫困农户,通过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农业扶贫体系,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和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建立县乡基层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对贫困户家庭中的7295名劳动力实施精准培训和转移就业,到2018年实现就业技能培训覆盖每一个贫困家庭,使每个贫困家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至少有1人掌握1—2门致富技能;对156个贫困村开展劳务经纪人培训,使每个贫困村有1至2名劳务经纪人;每个乡镇培育1个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劳务品牌,在全县形成品牌效应;三年内使7000名掌握技能技术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务增收。将贫困户纳入省级创业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和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支持范围,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贫困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好降低创业门槛、财政支持、金融服务、提供创业园平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多样安置,资源整合、分类实施”的原则,加快实施易地搬迁工程。对田家寨镇、土门关乡、群加乡等10个乡镇31个村1313户4718人实施易地搬迁项目,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扶贫贷款跟进支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扶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搬迁对象有业可就、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生态保护实现脱贫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时,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面向贫困农户适当增加生态管护岗位,找准贫困户适宜的参与方式,做到就近参与生态工程项目建设,2016-2018年解决贫困护林员499名。稳步推进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项目实施,安排项目建设劳务费10%的资金落实到当地贫困户;优先满足贫困村和贫困户退耕还林需求,让贫困退耕户5年内每亩有1200元现金补助收入;林下产业项目优先按要求安排到贫困村、贫困户。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资产收益实现脱贫挖 掘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增收潜力,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权、农民变股东”实现贫困人口资产收益。探索将扶贫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通过折股量化给贫困户, 入股参与到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主体实施的设施农业、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项目,实现贫困户通过资产收益脱贫。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 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牲畜托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强化对折股量化投入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资金形成资产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 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贫困户。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发展教育实现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从2016年起所有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实行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制度,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全面改善156个贫困村中的58所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贫困村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畅通中高职“直通车”渠道,保证贫困家庭中职生100%就业或升学。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医疗保险和救助实现脱贫加大参保资助力度,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和大病医疗保险;建立门诊统筹制度,提高贫困人口患者门诊就诊率;巩固和完善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切实减轻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负担。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以上,将慢性病患者全部纳入门诊统筹和救助范围内,着力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农村低保制度兜底实现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做到应保尽保,实现扶贫线和农村低保线“两线合一”。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增幅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确保农村低保标准达到4000元以上。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受助。对农村低保贫困户中60岁以上老年人、重度残疾人、无劳动能力人员实施重点救助。对无劳动能力确实无法通过帮扶实现脱贫的5656名低保人口从2016年开始进行低保“兜底”保障。

二、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 大交通扶贫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和升级改造步伐,加快贫困村路网连接工程实施进度,提高乡村道路硬化覆盖率,对易地搬迁村配套道路进行硬化,推 进贫困地区公交运输场站及站亭项目建设。加大水利扶贫力度,实施贫困村及易地搬迁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贫困村农田水利和设施农业水利配套项目建 设,大力实施河沟道防洪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及水源保障工程。加大电力扶贫力度,加快推进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易地搬迁安置点通电、扶贫产业基地电网延伸等 工程,提升贫困地区电力服务水平。加大通信扶贫力度,实现所有贫困村通讯信号、网络全覆盖,实现4G到村、宽带到户。将贫困村统筹纳入“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范围,集中开展环境整治,加大村文化广场、活动室、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庄道路及绿化美化建设力度。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医疗卫生惠民工程,加快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改造升级未达标卫生室,强化医疗设备配置,确保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贫困人口家庭责任医生签约率、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实施贫困村文化体育广场和健身器材全覆盖工程、贫困村文化进村入户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广播电视电影全覆盖工程、文化 “软件”输送工程。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开展科技扶贫示范行动和产业技术支撑行动,为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本土科技服务人员和农村科技创新创业人员及致富带头 人。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健全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网络,注重电子商务培训,加快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扶贫创客群体,建成16个乡镇(街道)电子商务服务站、156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

三、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健全脱贫工作体系。建 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基础性工作,完善贫困人口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明确全县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 时序。建立由户到村到乡到县的脱贫成效评价体系,脱贫逐户销号,脱贫到人,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巩固脱贫成效。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财政金融扶贫投入机制建 立以“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为主,财政支农融资担保资金、金融扶贫产业化贷款、青春创业扶贫小额贷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授信池”支农贷款为辅的精准扶贫金 融服务体系,把扶贫开发政策和金融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满足贫困村、贫困户需求。完善县级财政支农融资担保机制,依托农信社现有县级财政支农融资担保体 系平台直接向贫困户发放贷款。推进保险创新,进一步拓宽政策性保险受保面,支持将种植业、养殖业项目纳入政策性保险。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强化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建 立县乡脱贫工作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按照县直部门职责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充分运用行业资源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抓 好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大驻村干部考核力度,不稳定脱贫不撤队伍。成立乡镇扶贫工作站,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乡镇长 专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严格扶贫考核督查问责制 定《湟中县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提高减贫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建立扶贫脱贫工作责任清单。加强对扶贫脱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 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脱贫满意度调查,建立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 追究制度。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  专项扶贫重点工程
特色产业脱贫:重点扶持有劳动能力和生产发展愿望的贫困户,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易地搬迁工程:实施田家寨、土门关、群加等10个乡镇31个村贫困户的易地搬迁项目。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教育扶贫工程:落实贫困生15年免费教育,贫困村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达标,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落实面向贫困人口的各级各类教育资助政策。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卫生扶贫工程: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完善重大疾病救助制度,将全县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资产收益脱贫:将扶贫资金通过量化折股的方式配置给贫困户,实现贫困户通过资产收益脱贫。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确实无法通过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户进行低保“兜底”保障。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水利扶贫工程:实施浅山干旱地区水利扶贫工程。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旅游扶贫工程:实施贫困村旅游扶贫工程。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电商扶贫工程:建立湟中县精准扶贫信息化服务平台和贫困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16个乡镇(街道)电子商务服务站、156个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金融扶贫工程:实施“金穗服务惠万家”工程、财政支农融资担保资金、金融扶贫产业化贷款、青春创业扶贫小额贷款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授信池”支农贷款。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构建育人为本、公平普及、注重质量的教育体系,实现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体系化,主要发展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型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加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公民意识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国防 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优 精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完善教师评 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建立班主任职级制,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办法。落实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推行校长职级制,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 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建立走班制、选课制等新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接高考制度改革管理评价机制。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 质评价,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健全教育督导制度, 引导社会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和改革,构建现代教育治理结构。

二、提升教育领域综合实力

大 力发展学前三年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实施农村幼儿园“走教点”和乡镇中心幼儿园改造工程,完善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学前教育奖补和对家庭经济困 难幼儿入学补助政策,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稳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每个乡镇至少办一所达市级一类幼儿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 园,村级幼儿园均建成合格园。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提高教师科学保教水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中小学“六 园”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优质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资源。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满足群众接受普及优质多样高中教育需求,2020年全县普通高中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大班额现象消除,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健全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办学机制,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格局。加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进一步推进中高职“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专业对接面,拓宽学生升入高等院校渠道,力争高职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比例达到30%以上,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到8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达到98%。推动企业与职校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大力推行“引厂入校”“引校进厂”“前店后校”“厂校合一、人员同训、设备共享”等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三、促进教育公平普惠发展

巩 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全面提高残疾少年儿童义 务教育普及水平。围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建立远程开放继续教育体系,构建远程开放的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努力提升全民素质。整合 学校教育优势资源,开展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残疾人员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和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培训,提高就业质量。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2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幼教点,实现人口聚集乡、村学前教育全覆盖。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义务教育达标工程: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改善学校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普通高中提升工程:实施多巴新城新建高中和湟中二中特色高中建设项目,完善高中配套服务设施。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进中高职“3+2”、“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职业教育多巴新校区二期和三期建设项目。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行教师准入和岗位聘用制度,创新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行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教育信息发展工程:实施“互联网+教育”工程,实现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大力促进更高水平的就业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健全就业体制机制,落实财政保障、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政策。继续实施社保补贴、职介补贴、小额贷款扶持、企业吸纳残疾人和高校毕业生奖补政策、劳务经纪人奖补政策等积极的就业政策。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发 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重点项目吸纳当地劳动力比例。加强就业与教育、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等政 策衔接,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重点做好就业容量大、社会需求广的家庭服务业培育工作,壮大从业人员总量。

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促 进农民多渠道就业。依托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开发更多适合农村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李家山、拦隆口、共和等乡镇围 绕发展设施农业、露地蔬菜、乡村旅游业,汉东、大才、甘河滩、上新庄等乡镇依托甘河、南川工业园区建设,田家寨、土门关等乡镇围绕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业 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县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16万人次以上,劳务性收入年均增长10%。加大扶持被征地农民就业力度,促进被征地农户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加强省际和地区间劳务合作,积极推进跨区域转移就业,提高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巩固提升“枸杞采摘”等品牌成果,着力培育打造一批新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劳务品牌。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扶持其他群体就业。 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力度,积极开发更多适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加大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帮扶力度,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重点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成员、残疾人等就业,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到企业就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 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扶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 强公共就业培训服务载体和能力建设。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职业培训制度和培训补贴制度。促进职业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在多巴职教城建成职业技能 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用人单位与培训者就业的无缝对接。继续抓好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能力培训,重点针对高校毕业生、被征 地农民等开展免费培训,加强培训质量监督检查,提升培训实效。统筹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实现用工与培训的供需对接。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成县就业服务中心,建设乡镇(街道、社区)就业服务平台,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县级社会保障就业招聘网, 实现人力资源市场数据集中统一。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计划,每年适时举办大型现场劳务招聘推介会和劳动技能大赛,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 力资源市场,促进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平等有序的市场环境。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3  就业促进重点工程
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项目:建立家庭服务业公益性服务平台及从业人员实训基地。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就业培训工程:建设集产业培训、企业实训、人力资源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就业培训实训服务基地。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校建设技能实训基地。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乡镇(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和就业平台建设。
 

第四节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形成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多渠道促增收的新格局,努力保持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长。ye7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大 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高效、有机和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 农民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持续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完善劳务对接机制,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财政对农民的直接投入或股权投入,提高草 原生态补偿标准,持续增加转移性收入。通过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户、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办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挖掘新产业新业态 增收潜力,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上网营销,对农民开设农家乐和网店给予补助,让更多农民参与进来,从中受益。

上一篇:(辽宁省)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辽宁省)凌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