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青海省)湟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6-20 08:10:49 来源:湟中县政府网 字体: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70%,县级全民健身中心、乡镇全民健身广场、行政村全民健身站、社区全民健身点、有僧尼常驻的寺院体育健身器材达到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以上。建成盘道水库、上五庄水峡、群加国家森林公园、云谷川水库风景区健身休闲廊道及云谷川水库、南佛山等户外营地,建设莲花湖公园山地自行车越野赛道,建成海子沟乡大有山村、多巴镇银格达村、拦隆口镇红林村3个传统武术研训中心,打造传统武术比赛、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赛马会等省级体育品牌赛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升广电影视公共服务能力。到2020年, 全县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升级,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大幅提升。重点实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广播影视传输覆盖功能等建设工程,推进高 清数字工程,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广播电视影视的传播力、覆盖力、影响力。全县有线电视用户终端达到3万户,农村直播卫星户户通用户达到10万户,建成地面无线覆盖发射台20座、小发射点46处,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以上。为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广播电视服务和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完善直播卫星管理维护服务体系,在每个乡镇建立服务网点,每村每月免费播放公益电影。加强对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地面直播卫星接收设施的有效维护和依法监管,确保安全播出。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5  文化体育工程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文化馆及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影剧院等标准化工程;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文化舞台、乡镇文化站及文化广场。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国家重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抢救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广播电视事业建设项目: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自办电视节目高清数字化、高山台基础设施改造、有线电视高清数字化改造等工程,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广播影视监测监管平台。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建设公共体育场、足球场地、篮球馆、体育健身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自行车赛道、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
 

第四节  统筹军民等其他事业融合发展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 持党管武装,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注重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建立健全组织管 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体系,持续加强联建共建、拥军助军、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民军政团结。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筑牢军(警)民 团结的坚实基础。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充 分发挥统计导向作用,推进统计制度改革,加快健全统计评价体系。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推进民防事业发展,建设战时能严密防护、急时能有效应对、平时能提供 服务的现代化民防体系。加强档案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事业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地方志事业发展,完成《湟中县志(1986—2010)》修编和《湟中年鉴》(一年一鉴)编纂任务。加强殡葬服务行业监督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实现惠民殡葬政策覆盖低收入群众。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五章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责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湟中”。

第一节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一、建设“西堡城市绿芯森林公园”

按 照西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构建西宁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加快推进“西堡城市绿芯森林公园”建设,着力打造以“西堡城市绿芯森林公园”为主体,以金娥 山、拉脊山森林保护建设为屏障,以湟水河、南川河、西纳川河两岸生态景观为廊道的“一芯两屏三廊道”山水城市生态格局。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重点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南北山”绿化等造林绿化工程,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全面提高生态治理和植被覆盖率,努力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2%。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强化塔尔寺景区、多巴南北两山、主要公路沿线、美丽城镇、高原美丽乡村、环鲁沙尔高标准造林和莲花湖景观绿化美化工程,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围绕重点预防治理地区,点面结合开展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构建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到2020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3平方公里。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严 格实施矿产资源规划,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发展绿色矿业。认真贯彻执行《湟中县矿产资源开采管理办法》,严厉 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巩固乱挖滥采砂石综合整治成果,实施多巴、李家山、田家寨、鲁沙尔、上新庄等重点区域矿山和砂坑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工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6  生态保护和建设重大工程
西宁城市绿芯森林公园:实施以西堡为中心200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重点建设多巴南北两山、塔尔寺大景区等区域绿化工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中国(西宁)园林博览园:在甘河滩—多巴新城之间建设1600亩的西宁园林博览园。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等工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海子沟等地区生态治理及修复、盘道饮水工程生态修复、砂坑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保护野生动物及生物多样性,健全森林灾害防控体系。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园林改造提升工程:在多巴、鲁沙尔等重点乡镇实施高标准园林式绿化美化项目,改造提升东山公园。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湿地公园建设及保护工程:实施多巴、盘道、莲湖等湿地的保护与建设。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交通沿线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多巴、李家山等重点区域矿山和砂坑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铁路、公路沿线绿化工程。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深入实施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一、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坚 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调整湟中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国土空间结构,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划 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推动重点开发区提高产业和人口聚集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从严控制建设用地,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 系,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管理办法,建立土地收购储备机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再利用。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加强城镇节约用水,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和地下水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做好多蓄水、供好水、治污水、节约水工作,建设节水型社会。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再生资源利用体系,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制定再生资源回收目录,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强化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构建起集回收、拆解、分拣、加工、交易于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二、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完 善资源循环利用制度,建立健全资源产出率统计体系,落实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循 环化改造,推进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开展“万家企业”节能降碳行动,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减排技术改造。加快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建立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加快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三、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和健康生活方式

大 力倡导绿色价值观,加强生态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实施全民节能 行动计划,推行电动车、清洁能源汽车等绿色出行方式,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消费。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一、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达标

实 行严格的环保准入,禁止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入驻我县。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 重点区域环境风险分析排查,开展环境安全评估,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防止大规模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建立环境应急物资库,建立与甘河工业园区的环境应急联 动机制,逐步建立环境补偿机制。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加大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力度,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污染减排总量控制目标和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列入约束性指标。

二、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 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善与甘河工业园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协作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业废气管控力度,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 实现商砼企业建材密闭运输。积极在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和电等清洁能源,实施以气、电代煤工程,适度限制燃煤使用。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推行秸秆禁烧和综 合利用。加快黄标车淘汰、煤改气、工业废气处理设施低排放、产业结构调整等大气治理措施。完成省市下达的污染物排放指标。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按照湟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总体目标,做好湟水河、西纳川河、石灰沟河、南川河等重点区域的河道治污和多巴、上新庄等地区的截污纳管工作。完善县城雨污分 流系统,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县城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加强园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及中水回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养殖业水污染防治,实现污水处理全 覆盖。综合整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对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划定和保护,对全县所有自备水源进行关闭,实施地下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确保城 乡居民饮水安全。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着力控制土壤污染源,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从源头上遏制和减轻土壤污染程度。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推进农药、化肥、农 膜减量使用,实施秸秆、畜禽粪便等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实施田家寨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消除历史遗留环境风险。

三、开展“美丽家园”行动

开展城乡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城乡环境配套设施,重点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配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所有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所有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7  污染防治重大工程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燃煤锅炉除尘脱硫改造、餐饮行业油烟治理;实施水泥行业等工业废气脱硫、脱硝、净化除尘、烟粉尘设施升级改造项目。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县城周边农村污水收集管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重点支持工业企业废水污染处理和深度处理回用项目。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社区)垃圾收集处理转运设施、乡镇(街道)垃圾收集处理、重点乡镇垃圾填埋场等建设项目。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白色污染治理工程:落实废旧地膜和废旧塑料回收利用体系。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土壤污染治理工程:实施田家寨地区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环境监测能力项目:主要污染物监管能力建设、环境预警应急能力建设。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项目: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及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试点先行和整体推进相结合,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探索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 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将用途管制扩大到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积极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等交易和废 弃物处理收费权、环卫作业收费权等特许经营,推动生态环境工程建设运营市场化。建立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责任追究。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六章  坚持开放发展  加快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重大发展战略和青海“西融两廊、东联一带”开放新格局,牢固树立“开放办县”理念,坚持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建设和优化对外交流平台,拓展对外合作空间,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立足比较优势,着眼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城镇建设和功能提升,积极抢抓机遇,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商机。主动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及重点城市的合作交流,鼓励企业参加沿线国家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在沿线国家建立各类营销机构和营销网络,实现产品、文化、服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条件成熟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缔结友好城市,制定务实的交流合作计划,建立健全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人文交流与务实合作,努力把湟中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地。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强对外交流和协作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东进西出、北上南下”的思路,进一步拓展对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争取与1—2个 东中部发达地区缔结友好城市,开展经贸合作、扩大文化交流、培训各类人才、促进特色产品营销。主动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国家部委及大型企业的联系和沟通, 规划建设管理好援助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资金帮扶、产业援助等方式加大经济援助力度,推进在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有效对接,构建 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全面放开市场准入,引导各类资本和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开发和经营,重点引进国内外企业集团、投资机构参与全县经济开发建设和经营。支 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发个性化金融产品,增加对各类项目建设的贷款规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大项目。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提高对外合作水平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瞄准国内发达地区,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营造更加透明便利稳定的投资环境,紧紧围绕循环经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积极引入一批科技含量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集团参与我县优势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广泛参与国内经贸合作交流,积极参加青洽会、城投会、藏毯展、青食展等重要经贸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推动与发达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七章  坚持党的领导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提高依法治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 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执行工作规则,健全县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基础,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重点完善 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健全决策咨询机制,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 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 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 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凝聚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识和力量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贯 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有效发挥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动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努力形成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生动 局面。坚持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 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作用。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现政府活动全部纳入法治轨道。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支持司法机关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独立公正司法,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真组织实 施“七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基本法为主体、以实体法为重点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遇事找法、办事依法、维护权益靠法、解决问 题用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不断满足广大 群众对法律服务的基本需求,全力推进“法治湟中”建设进程。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 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 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落实《青海省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三基”建设, 强化基层组织、做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全民 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 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解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平安湟中”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 会安定的问题。深入开展“两反一防”,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藏区和谐稳定。加强公共安全预防体系和保障能力 建设,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提高危机处置、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确保 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安全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sB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8  社会管理重点工程

上一篇:(辽宁省)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辽宁省)凌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