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广东省)梅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9-02 08:32:20 来源:梅州市政府网 字体:
 
第二篇  新布局 加快梅州振兴发展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立足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正视经济发展短板,大力实施“一区两带”战略布局,全面优化发展空间,探索和实践绿色崛起新路径、新动力、新空间,为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章  推进“一区两带”,打造振兴发展重要载体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顺应区域融合与合作新趋势,坚持以建设中心城区为引擎,发展新型工业为支撑,做优文化生态健康旅游产业为特色,以构建快速交通体系为基础,立足促进产城融合、城乡互动,集中技术、劳动等各种要素,构建嘉应新区、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一区两带”,形成集聚发展的良好势头,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加快建设嘉应新区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空间布局,以梅江大道及其延长线为城市轴线,以内环路串联的古城区和传统城市建成区为核心,引导城市空间以组团形式拓展,形成江南现代服务业、梅县区现代商贸、城西商贸物流、江北教育科研、东山文创产业、南口生态旅游、西阳生态养生等专业化职能组团,构建“一轴、一心、多组团”的格局结构。突出景观特色,强化山脉、水脉、城脉,塑造“大山水、小城镇”景观特色,彰显客家风貌与岭南风格。按照“以江为轴、以山为景,延续历史文脉,建设山水宜居城市”的理念,统筹江南新城、芹洋半岛、梅县新城建设,着重优化提升江南新城规划,调整功能布局和开发规模,在原规划26.94平方公里范围内,优先建设剑英湖周边6.66平方公里,力争5年基本建成扩容提质示范区,带动各县(市、区)新区全面开发。到2017年,起步区基本建成,发展初具规模,全面推进重大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江南新城和梅县新城的总体框架。到2020年,起步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核心区功能有效发挥,初步发挥江南新城、梅县新城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建成投产一批主导产业项目,推动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聚集,人口规模达到5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6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左右,新区人均GDP力争达到9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图2 :嘉应新区规划范围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建设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围绕打造广东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按照生态优先、集约高效的发展原则,遵循“一核四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从现有工业基础出发,以广梅产业园为核心区,统筹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四县(市、区)的园区建设,整合管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集中建设规划面积22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4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的南部工业集聚带,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新型工业化,补齐梅州工业发展短板,努力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大力支持平远县、大埔县、蕉岭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点线面联动发展布局。在集聚带核心区,布点建设综合保税区、创业孵化园、铁路货场物流园,规划建设新机场和空港经济区。力争至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4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培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1个、50—100亿级产业集群2个;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0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60亿元,培育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2个、50—100亿级产业集群2—3个,成为广东山区重要的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图3:梅兴华丰产业带总体空间结构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规划建设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完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建设,打造“快旅慢游”的快捷旅游交通体系。按照“旅游资源社会化、社会资源旅游化”和“旅游+”理念,整合梅江韩江流域内生态、人文、红色、长寿等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与梅江韩江沿线特色产业跨界融合,培育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精致高效农林业等优选产业,打造生态经济发达、景观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养生休闲产业创新区和全区域休闲度假目的地。其中,重点建设以梅江为城市旅游核心(梅江区、梅县区为主),滨水旅游发展带和健康山水养生区(蕉岭县、平远县为主)、风情温泉度假区(丰顺县为主)、文化慢城旅游区(梅县区、大埔县为主)三大优选区域为主体的“一心一带三区”产业空间格局,辐射带动兴宁市、五华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新增1—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5—6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雁洋生态旅游产业园、长潭健康产业园、?隍温泉养生产业园、梅州城区、攀桂坊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点旅游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初步显现。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图4: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图
专栏3:一区两带
嘉应新区:规划范围包括梅江区的金山、西阳、三角、长沙,梅县区的程江、南口、扶大、梅南、水车、畲江,兴宁市的水口等11个镇(街)的部分村(居),总面积为49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核心区面积为55平方公里,起步区(江南新城梅坎铁路以北地区、梅县新城)为17.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生态产业、文化旅游、健康产业和精致高效农业,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规划范围包括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及周边的梅县区畲江镇和水车镇、兴宁市水口镇、五华县河东镇的带状区域,以及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和丰顺县现有的产业发展组团。规划总面积22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4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65平方公里,生态用地78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29平方公里。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生态宜居宜业的新城区。坚持生态优先、集约高效的发展原则,采取核心区扩容集聚、外围区提质增效、组团型布局的发展模式,形成“一核四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核,包括梅县区畲江镇和水车镇、兴宁市水口镇、五华县河东镇的带状区域,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主体,以梅江为纽带,统筹周边发展用地,构筑梅兴华丰产业带发展核心区;依托广州梅州对口帮扶,积极承接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巩固发展健康医药、食品饮料、健康医疗等产业,构建健康产业集群;加快推动综合保税区、产业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培育电子商务、科技研发、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功能;加快推进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战略交通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打造汇集生态保护、绿色制造、生产服务、宜居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新城,成为梅州振兴发展的核心引擎和产业示范发展的重要平台。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梅县区组团,位于梅州中心城区的东北翼城东白渡地区,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市区工业园产业外溢发展,重点发展新型电子、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适当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兴宁市组团,以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为基础,依托现有工业基础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转移,重点发展机电制造(水电装备)、汽车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建设商贸物流、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等产业平台,形成对接赣闽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华县组团,包括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及拓展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电器、五金机电、医药制造、食品饮料、家具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主动对接广州(番禺)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梅兴华丰产业带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打造“工业新城、宜居五华”。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丰顺县组团,包括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埔寨产业片区,重点发展电声电子、机电制造、饲料加工等产业,注重科技创新,壮大提升电声产业集群,打造全国电声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温泉旅游业、特色农业,推动产业协调联动,打造梅兴华丰产业带通向汕潮揭的门户。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以梅江、韩江为纽带,整合流域内生态、人文、红色、长寿等特色旅游资源,重点建设以梅江为城市旅游核心(梅江区、梅县区),滨水旅游发展带和健康山水养生区(蕉岭县、平远县为主)、风情温泉度假区(丰顺县为主)、文化慢城旅游区(梅县区、大埔县为主)三大优选区域为主体的“一心一带三集群”产业空间格局,辐射带动兴宁市、五华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心:梅江城市旅游核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对老城区梅江岸线进行风貌整改提升。打造凌风东路慢行街区、梅江休闲娱乐岸线、梅江慢行绿道,构建慢城体系。按照综合体理念建设全市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梅江辐射各区县风景道体系。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带:滨水旅游发展带。本发展带是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的发展纽带,各功能区重点项目沿流域辐射分布,通过对水陆交通组织和协调,串珠成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康山水养生集群。围绕打造“休闲养生名城核心载体”愿景,引入具有高科技背景的健康产业运营商,建设长潭长寿康养产业园。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风情温泉度假集群。围绕打造“风情温泉城市”目标,对?隍镇、汤坑镇进行风貌改造。推动现状温泉进行主题升级改造,引入温泉旅游综合体,大力发展温泉民宿、医疗温泉等温泉新业态。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文化慢城旅游集群。重点推进松口古镇创建国家遗址公园、推进阴那山打造全球客家中央圣山、推动雁洋生态旅游产业园提质增效。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兴宁市。推动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导入健康疗养功能。加大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推广力度。以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及兴宁代表性工矿为重点,探索工业旅游发展。推动坭陂、叶塘、罗岗等温泉升级发展。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华县。推动五华热矿泥山庄升级改造。推动五华国际健康城建设,打造集健身、疗养、康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健康城。大力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发展,加快五华清闲农业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五华制药、汽车配件、再生资源回收加工等产业探索工业旅游。把龙狮殿抽水蓄能电站观光旅游、华城钼矿国家矿山公园观光旅游与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章 推进全面创新,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定不移走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的赶超之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努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科技成果的孵化能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振兴发展。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创新集群,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加大财税和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发挥企业在整合全社会技术创新资源中的核心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组织。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要向企业倾斜,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要由企业牵头,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要以企业为依托。完善对国有企业的长期竞争力考核,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加强研发机构建设,重视发挥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独特的生力军作用。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地方各类科技创新任务。到“十三五”末,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加强推进创新型平台建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争取省重要科技基础设施和重要创新能力项目落户我市。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和资源共享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建设行业创新平台,探索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创新合作。实施重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与环保等领域突破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家水泥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电声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完善省稀土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改造提升水泥、建材、陶瓷、冶金等传统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加快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工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搭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技术推广应用平台,以科技咨询与评估、技术市场为主体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以银行融资、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立足于大数据时代,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以现代绿色农业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器平台建设,努力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建立“两会两基金两平台一窗口”,计划到2017年投入9000万元扶持创业者、初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创新投资领域。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4:“十三五”时期我市重要创新发展载体
1、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国家水泥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稀土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省电声产品监督检验站建设。加快完善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建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支持博敏、嘉应制药、长乐烧酒业、振声科技等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国家级技术平台达到1家,省级平台发展到24家,各重点企业建立起技术创新机构;支持塔牌集团、宝丰陶瓷、BPW车轴等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争取国家级达到1家,省级发展到50家;争取省级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有新的突破。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孵化器和孵化基地。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重点建设畲江现代创业孵化园,组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众创业平台,全市8个县(市、区)均建立1家县级以上的创业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电子商务创新平台。支持梅县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客天下农电商产业园、客都汇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兴宁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两会两基金两平台一窗口”,“两会”即梅州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联席会议和梅州市创业协会;“两基金”即创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和促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两平台”即办事协调平台和企业融资增信平台;“一窗口”即创业创新综合服务窗口。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6、高新技术集聚区。加快推进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逐步完善产业基地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进一步集聚,实施高新区升级行动计划及专业镇转型升级计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建立培育后备库和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库及信息共享平台,将高新技术企业打造成我市创新成果来源及转化的主要载体。同时,重点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健全政策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深入开展“微创新、微改革”活动。创新政府扶持方式,由财政支持为主转变为普惠性政策为主,政策导向由供给政策为主拓展为需求政策为主。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放宽新兴产业市场准入,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创新体制机制,大力给予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社会事业与管理服务政策等方面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环境。完善政府科技资源投入和采购创新产品机制,提高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切实发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有效激发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保护好创新创业者的合法权益。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区域创新目标,与地方和企业建立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基地,积极承担委托研发项目和转让创新成果。完善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企业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研发中心。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市场和企业需求确定研究方向和重点,把科技创新创业对地方发展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科研工作绩效的主要依据。到2020年,每百万人口专利拥有量达到127件。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健全金融创新体系。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鼓励金融机构加快业务范围内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和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方式,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机构实现投贷联动。着重加强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及应用,研究推进全市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与“风险池”制度、保险贷款保证等辅助融资类保险试点和补充(或经办)医疗养老保险等辅助社会管理类保险试点;推动梅州金融发展基金创建,构建全市创投服务中心,推出中小微企业金融超市,推动设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争取全国金融IC卡应用试点,推动企业股权、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专业物流仓储、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多种抵押担保融资模式。鼓励发展创业投资,推动创新型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上市融资,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广大华侨乡贤的支撑作用,有效利用境外资本投向创新领域,营造借助外力、激发内力的万众创新格局。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与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和港澳台技术合作,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区和科技产业园,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促进区域创新资源共享。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四节  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坚持把人才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规划与科技创新、产业规划紧密对接,推动人才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深入实施“引进高素质人才计划”,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开发力度,着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乡贤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打造梅州人才“磁场”。创新人才教育机制,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支持力度,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改革职业教育,加快实用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探索与珠三角地区高等院校进行对口培训及挂职培训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推进市技师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学校、嘉应学院和各县级中职学校对接产业园工作,探索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激励机制和成长体系。加快推进我市科技教育基地建设,探索一体化建设体系,大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积极完善高层次人才在居留、出入境、资助、教育、医疗、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系统化特惠政策,确保人才留得住。不断加大青年创业扶持力度,打造客都青年创业高地。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自由、有序流动。到2020年,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0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4.3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200人。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增强社会公共创新创业意识。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工作,在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保护创新、支持创业的良好环境。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章 推动优化升级,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把转型升级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增量提升与存量优化并举,调结构和促发展并重,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可持续发展相融合,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主营业务收入上百亿元企业、产值上百亿元产业、工业增加值上百亿元园区,不断壮大实体经济。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加快发展新型产业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我省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汽车配件、数控机床、机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将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成为全省重要制造业基地。通过与珠三角地区开展产业配套合作,主动参与省内重大机械装备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项目,着力提高梅州高端设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推进“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电路板基地”建设,巩固和加强高端电路板优势产业;提高电声整机产品的制造能力,拓展发展空间,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丰顺电声基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电声制造基地。加快推进北斗导航系列产品研发和生产,打造北斗导航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能力。力争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其中电声产业实现产值超百亿。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成为优势产业,力争打造产业特色明显、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依托梅州丰富优质的稀土资源,重点发展新型化工材料、特种功能材料和高性能稀土材料,着重引进稀土中下游加工应用企业,推进南方稀土重要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药资源、富硒土地和生态环境三大优势,加快传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培育发展南药、富硒产品和长寿健康保健品深加工产业。创新开发生物医药产品或功能性饮料。通过科技进步支持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推动药用生物资源产业化。到2020年,力争以新医药为主的健康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积极打造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链,重点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生产设备等产业。积极落实《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大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积极培育下一代互联网、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环保设备制造、环保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三大领域的相关产业。
专栏5:梅州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1、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电气装备、智能电网设备、水利机电、精密机械、农用机械及各种机电装备和辅助设备等机电制造业,大力发展纯电动城市客车整车及电机、电控、动力电池等关键部件。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环保型高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电声、通信设备、LED、家用视听产品以及软件业。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新兴产业。新材料重点发展贮氢合金、稀土永磁、发光材料、镍氢电池等稀土新材料应用产品,并在稀土催化、稀土生物、稀土医药等新兴稀土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深化稀土新材料与LED产业对接合作。新医药重点发展健康医药产业,主要是梅片树种植与加工技术研发,青蒿素及其复方系列抗疟疾新药等南药天然药物;生物制药产业分离技术、提纯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新能源重点发展太阳能利用产业(太阳能屋顶、光伏幕墙等)、智能电网、绿色照明等产业。
 
第二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烟草、电力、建材、五金机电、矿冶、陶瓷、酿酒、家具、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有企业普遍开展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支持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企业设施、工业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推进智能升级改造。实施一批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强产业集群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技术改造。综合运用提高电价、环保准入门槛等手段,遏制产能过剩和盲目重复建设,加快淘汰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产能,推进产业低能耗、低污染、高端化发展。到“十三五”期末,力争打造烟草、清洁电力、新型建材等超百亿产业。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积极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加快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打造国家绿色旅游、人文旅游、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广东的“香格里拉”。发挥世界客商大会等平台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游,挖掘整合客家文化、名人文化、海丝文化、乡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园区开发和建设,打造新的文化旅游热点。发挥侨乡优势,打造寻根游、探秘游、宗教游等特色产品。引导鼓励专业艺术院团面向旅游市场,推出客家民系风情歌舞等精品文化旅游演艺剧目,打造“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周五有戏,周六有歌”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完善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红色体验游。积极创建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全国文化与旅游综合改革创新区,突出养生文化、宗教文化和创意文化特色,重点发展度假休闲、保健疗养、婚庆服务、服务外包等生产与生活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服务业,推动梅州在文化和旅游综合改革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支持发展研学旅行,建立健全梅州传统教育基地与科普教育基地名录,加快建设百侯科举文化馆、梅江学宫国学馆、平远省级地质公园博物馆、五指峰天文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全省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创办以文化旅游专业为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培育旅游专业人才,树立“梅州培训”的品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特色文化培育创意设计产业,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动漫游戏、广告设计和创意研发等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客家文化传媒产业,与南方传媒集团联手打造客家文化产业基地,推进客家山歌、客家舞蹈、广东汉剧、广东汉乐人才培养工程和创作工程,培育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和传媒集团。依托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客家微电影基地。到2020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550亿元,年均增长13%;接待旅游总人数5248.6万人次,年均增长13%。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商贸物流业。着力建设粤闽赣农副产品、中药材、小商品等交易中心和大宗商品物流中心。结合工业园区及机场,重点建设城北工业物流园(预留)、梅县商贸物流园、东升物流园和机场物流园四大物流园,加快建设梅州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兴宁毅德城、中国供销粤东(五华)农产品电商批发城、广东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同时,结合机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空港和保税物流产业,加快促进快递业发展,推进松棚站铁路物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Ovq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电子商务产业。依托梅州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两大独特资源禀赋,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产品、休闲旅游、特色商贸、制造业和快递业等产业融合。借助成熟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引进专业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协同发展粤闽赣区域性旅游电子商务,带动本地旅游业发展。

上一篇:(湖南省)湘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广东省)阳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