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贵州省)江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08-17 08:39:43 来源:江口县政府网 字体:
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着力构建城镇化发展新机制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入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推进改革政府主导型机制,改革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机制,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和政府公共服务事权改革。创新规划管理体制,实现“多规融合”和“三规合一”。认真研究实行“三挂钩”与“三退出”机制,积极推动城市“三变”改革,破解旧城改造难题、创新探索市民共建共享城市发展成果的新模式,有效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推进户籍、土地、社保、就业等改革,强化相关重大政策措施,促进城乡人口和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创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赋予乡镇更多管理权限。建立人口和经济集聚规模与建设用地指标的挂钩机制,促进城镇集约发展。加快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机制,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给范围,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制定实施“十四五”期间1.2万以上人口在江口城镇落户方案。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支持太平、桃映、德旺等乡镇创建省市级新型城镇化示范镇,提高城镇影响力和竞争力。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十章 加强现代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品质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着力打造铜仁现代城市新城区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按照省委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和全市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我县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精心规划建设铜仁中心城市新城区,积极争取更多空间要素资源和政策支持。聚焦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按照“北旅南居、东景西园”的发展策略,统筹布局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构建“一江两岸双城”的城市新框架,加快建成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强、生态空间优良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和产城融合新城。到202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左右。大力提升旅游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建设布局和功能板块,强化旅游城市风貌改造,着力打造休闲度假与山水园林相融合的特色旅游城市。加快推动城市文化旅游、商贸服务、居住休闲、产业功能、公共服务升级,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游客集散功能,突出推进旅游酒店集聚区、旅游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街、特色美食街、旅游购物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建设,加快打造“三街两带”。实施太平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完善沿河两岸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城市夜间经济。大力推进老城区更新改造,实施以杨家寨、大山沟等片区为重点的3800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印象江口项目建设,打通老城区断头路,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加强城市“脏乱差”整治和城市治理力度,积极实施中心城区小街小巷整治工程,完善提升城市配套和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城市经济核心区。做大做强凯德新区,全面提升承接老城区功能疏解能力。加快凯德特色工业园创建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到凯德设立分校或分部,打造凯德教育园区。完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功能,推进实施电商产业园、商贸综合体、金融集聚区、科技信息服务集聚区等一批重点项目,打造成以新型绿色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产城融合示范区。统筹推进就业岗位和居住容量基本匹配,推动职住平衡。坚持组团式开发,加强内部绿色廊道建设和污染防治,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路网,打造快捷高效的绿色交通体系。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内在品质和对外形象,着力塑造“铜仁会客厅”的江口城市新形象。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大力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工程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产业基础、自然风貌、文化风俗和资源禀赋,坚持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引导产业向特色小镇集聚,资金向特色小镇流动,人口向特色小镇转移,加快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特色小镇。突出小城镇特色和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适度扩大城镇规模,以建设国家和省市示范小城镇为抓手,重点建设太平、坝盘两个城市副中心,加快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强镇,力争到2025年两个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分别达到1.0-1.5万人。突出推进闵孝、民和、桃映三个区域性中心城镇建设,力争到2025年城镇人口规模分别达到0.5-1.0万人。因地制宜推进怒溪、德旺、官和三个节点小城镇建设,形成一批3000-5000人规模的节点城镇。发挥小城镇资源和文化特色优势,着力培育创建“康养小镇”“抹茶小镇”“水产业小镇”“中药材小镇”“蜂蜜小镇”等特色产业示范小镇。以“一带双核”和“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快城镇空间拓展,抓紧补短板强弱项,推进“景城一体,景镇一体,内外联动”发展。创建“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实现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村的区域中心。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3个以上特色小镇,创建省市级特色小镇2个。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三节 全面提升城镇品质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补齐城镇化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居住、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治理品质。按照建设特色旅游城市要求,围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健全完善社区功能,并与铜仁市中心城市实现共建共享。加大中心城区路网建设力度,新建或改扩建梵净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争取建设连接铜仁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加快城区现代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公交专用车道;实施中心城区和重点镇供水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天然气向周边乡镇延伸;推动新能源设施和地下空间设施建设,实施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实施主街道城市风貌提升工程,规范各类城市家具和广告牌,补充完善座椅、纳凉篷等休闲服务设施;持续抓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力争建设5个以上城市公园和湿地公园;提升完善公厕、停车场、公交站点、人行通道等公共设施;提升城镇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保障及城镇生态环境,加强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实施城镇生态修复、海绵型项目建设,加大城镇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力度。加强太平河、闵孝河、车坝河等水系保护,提高城镇河道排涝能力,达到国家和省定防洪标准。大力实施以“8+X”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工程,配套建设城镇路网、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和公园、垃圾处理等设施,提升给排水、供电通讯、供气等市政设施,完善学校、医院、文化、娱乐、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7   新型城镇化与统筹城乡发展重点项目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中心城区建设重点项目:中心城区餐饮、购物、住宿、康养、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三街两带”工程建设;闵孝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凯德电商产业园、商贸综合体、金融集聚区、科技信息服务集聚区建设工程;凯德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城市风貌整治工程等。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特色小镇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太平、坝盘两个副中心城镇;建设闵孝、民和、桃映三个区域性中心城镇;建设怒溪、德旺、官和三个节点小城镇;实施“康养小镇”“抹茶小镇”“水产业小镇”“中药材小镇”“蜂蜜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项目。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城镇品质提升重点项目:建设铜仁-江口快速路改造工程;铜仁-桃映-江口城市主干道;实施闵孝河大道、抹茶大道、环城南路、回龙西路、凯德大道、梵净山南路、凯德园区路网、镇江片区路网、太平镇路网、三星东路片区路网改造、梵净山北路二期改造、梵净山大道改造、象狮大道提级改造、回龙寺桥改扩建、电力老旧小区改造、江口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造、中心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项目;新建中心城区照明节能改造;江口县地下综合管廊、江口县智慧城市、中心城区龙井大桥改扩建、江口县地下智慧停车场、中心城区人行天桥及地下通道、特产一条街基础设施、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设施等;凯德新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光网城市”“智慧小镇”“智慧社区”等示范项目。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城镇公园建设重点项目:新建文体公园、两河口迎宾广场、凯德绿化广场、观音山山体公园等项目。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老旧小区建设项目:推进印象江口改造项目建设;实施3800户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重点建设杨家寨、大山沟等片区改造项目。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六篇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十一章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加快乡村振兴全面升级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发展农村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力争到2025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25%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成2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点。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落实国家对贫困乡镇、贫困村出列后的扶持政策,加快实现“输血”脱贫向“造血”致富、数量达标向质量提升,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变,真正让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健全贫困户退出“后扶持”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力量、政策、资金总体稳定,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群众的造血能力。巩固提升江口防贫预警监测模式,完善防贫预警监测保障机制,加强重点对象监测,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人口的常态监测,精准研判帮扶措施,做大县乡两级防贫资金池,落实各项综合保障措施,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帮扶机制和救助帮扶机制,建立农村房屋安全动态管理和饮水安全管护机制,确保不返贫和不发生新的贫困。整合扶贫产业、就业培训、低保保障等国家政策,加大对防贫帮扶基金的资金注入,有效防范化解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返贫致贫风险。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扶贫成果。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共建“四安家园”,落实“六个优先”促进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创业,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签订“一书两承诺”,推动公益性就业岗位和相关企业优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抓好易地移民搬迁点后续配套项目建设,办好一批扶贫车间,确保实现城(集)镇安置对象有劳动力户均1人以上就业、村级安置对象每户都有产业项目扶持。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社会治理。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巩固拓展脱贫工程。实施产业巩固扶贫工程,继续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盟发展模式,确保农民至少有一项以上持续稳定增收产业,让农民分享产业发展、资金帮扶和集体经济壮大的红利,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推进乡村旅游和电商巩固扶贫,支持脱贫村发展特色产业项目,加强政策引导和技能培训。实施综合保障扶贫巩固工程,建立巩固脱贫救助制度,健全兜底保障制度,健全完善“现金+实物+服务”社会救助模式,确保临时性、突发性脱贫群众得到及时政策救助。实施教育医疗住房扶贫工程,加强脱贫就业技能培训,完善“三重医疗保障”,防止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加大就业帮扶力度,支持贫困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创业。继续抓好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最大程度争取各项帮扶政策措施,力争成为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抓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建设,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6YL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培育农村新经济。以农村“产业兴旺”为抓手,深入实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工程,根本解决“产业空壳、人才空心、文化空洞、生态空植、组织空建”的现状。因地制宜布局和发展特色产业,支持鼓励乡贤、能人及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反哺农村,带动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引导和支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农村服务业、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创建一批示范乡镇和村寨。积极培育农旅结合的特色消费、体验服务等新增长点。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培育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9/20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贵州省)思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下一篇:(贵州省)黔东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