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陕西省)子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9-22 08:28:58 来源:子长县政府网 字体:

第二节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林业资产管理

一、巩固林业建设成果,提升监管能力。大力推进我县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全面实行“双线”目标管理。积极引导规模化养羊场建设,严格实施封山禁牧政策,巩固林业建设成果。完善林业管护体系,建立权责分明的执法队伍。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进一步加快绿化进程,提高全县绿化水平“十三·五”期间,争取将面积13.2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完成人工造林73万亩,其中:重点区域绿化3万亩,荒山造林70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飞播造林31.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面积15万亩;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1.5万亩,中幼林抚育28.9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到2020年,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推进林权改革,完善金融支持。在 我县全域推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市场化运作,提升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增加退耕农户收益。普及专职林改管理机构,探索实行国有林场一场两制改革,引入 市场化机制与先进经验理念,增强国有林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继续推广林权抵押贷款等林业金融支持政策,激活林业资产支持生态农业建设。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加强城市绿线建设,助力森林城市创建。加强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促进城市绿化事业发展。针对不同性质绿地有序建设、修复,分类管理。城镇街道、公园、广场、居民小区、旅游风景区和革命纪念地等重点区域绿化率达到80%以上;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 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全县354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石油、煤炭矿区等绿化治理面积达到80%;道路、河流两侧1000米范围内的直观坡面绿化率达到80%以上;全县道路绿化率达到90%以上,河流堤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宜居的生态人居氛围。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表5-1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重点生态建设工程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退耕还林  争取将面积13.23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实施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补植补造、农民技能培训等六大工程。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天然林保护  禁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人工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飞播造林31.1万亩。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重点防护林建设  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旱区造林  积极争取国家旱区造林项目,规划营造林40万亩。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延安北部百万亩松柏林基地建设  采用油松、侧柏与灌木树种混交,实施油松纯林防护林、侧柏纯林防护林等方式营造松柏林10万亩。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重点区域绿化  完成城区、乡镇、村庄、矿区、道路直观迎坡面等绿化3万亩。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森林经营  对现有28.93万亩中幼林逐步进行抚育经营,改善森林结构,增加森林碳汇。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  重点加强野生动植物物种及生态关键物种保护。、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并重,加快淤地坝、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煤油气资源开采区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在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地区植树造林,加强坡改梯、淤地坝建设,加大封禁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使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第三节  坚持开源节流,破解水质资源难题

一、划定水资源三条红线,统筹兼顾提质增效。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实行“总 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定水量分配方案;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水资源浪费;确立水功能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水环境、入河排污总量。严格实行水 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制定完善水功能区和断面排污总量控制指标。全面完成水资源实施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水质水量监测管理。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强化饮水工程建设,保障市区生产生活供水。加快推进我县黄河引水工程建设,对中山川、魏家岔水库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延长工程寿命,增加水量、提高水质;同时,要加快红石峁沟水库、县城供水工程建设,确保城区近中期饮水安全。加快启动闫家沟、吴家湾水库前期工作,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县中远期水源安全保障和防洪问题。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普及节水技术和器具。工 业节水上,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石化、煤炭等高用水行业的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工程。在农业节水上,完成秀延渠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城镇生活及服务业节水 上,加快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率;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中水回用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大力开展节水型用水器具的 安装使用和普及。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加快污染源头治理,提升环境治理,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在 城市污染治理方面,一是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县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及杨家园则、涧峪岔、安定等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进再生水利用及 污泥处理工作。二是加快垃圾综合利用处理,积极推进县城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提高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化处理率。加快推进杨家园则、涧峪岔、安定等乡镇垃 圾填埋场建设。三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善基层环保监管队伍体系,扩大环境监管覆盖面和监管内容。

第四节  扩大节能减排成果,建设低碳循环社会

一、加强新型节能技术应用,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节能减排刚性要求,加强工业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以油、煤、气、盐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综合发展。继续推进锅炉改造,独立发展天然气锅炉提高城市气化率,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微排燃煤锅炉,实现烟煤无烟化燃烧。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节约能源条例》,严格开展节能执法监察工作,加大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主体的惩罚力度,对虚假淘汰行为,依法追究企业负责人和地方政府有关人员的责任,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强绿色建筑推广力度。制定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促进绿色建设规模化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城镇新建筑65%的节能设计标准,大力推进城镇住宅供热分户计量。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推动建材行业绿色化、规模化发展。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加大交通节能减排力度。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积极推进节能低碳型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使用低能耗和新能源汽车,加强充电、充气、维修维护等配套体系建设。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开发力度并拓展其应用领域,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比重。加快天然气输配工程建设,增强天然气供给能力,加快“气化子长”实施力度,提高城市气化率。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尝试构建垃圾循环处理模式。探索建设绿色循环产业园区,实现固危废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化为目标,继续扩大垃圾和废气物收集的区域范围,对可再生资源建立多层次的回收体系,探索建立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研究开发的产业体系。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加强公共机构监管力度。严格按照节能减排要求,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以大面积的公共场所和政府及办公区为重点,从节水、节电、节煤等方面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公共机构能源审计管理。

第五节  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建设美丽子长

一、培育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主流价值观。探索建立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林果业、草畜业和棚栽业,积极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形成一套我县特有的生态产业发展文化,在全市起到先行示范作用。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开展多层次、全领域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党政干部生态文明任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升党政决策者的生态意识。增强对企业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法制知识宣传、教育,使得企业自觉实行绿色、循环和低碳的生产方式。开展全领域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创新宣传方式,综合运用各种传统和新兴媒体,打造综合宣传平台。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促进生态文化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依托我县特殊政治优势和独具的红色文化,加快生态文化和红色文化有机融合,成为延安精神和爱国主义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扬。梳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子长。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积极建设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充分发挥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以节约、节能为主题的“低碳办公”活动。建立政府机构节约资源的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实施绿色采购,优先采购节能产品。

第六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县要抓住全市构建“一主两副”城市框架机遇,围绕撤县设市,打造智慧城市的总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第一节  完善城乡体系规划

以“做大县城、做优城镇、整合乡村居民点,做美社区”为发展思路,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以重点镇和中心村建设为依托,控制基层村,规划集中农村居民点,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聚集,实现城乡居民点的优化布局。到2020年县域规划形成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基 层村五级镇村体系,形成“一心、三副、一带、多点”的空间分布格局。“一心”:以县城为核心,建设县域中心城市,打造县域人口与产业集聚的一级中心,通过 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发挥辐射、带动、服务全县城乡发展;“三副”:以杨家园则镇、涧峪岔镇、安定镇三镇作为县域西部、东部与北部副中 心城镇,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辐射周边乡镇;“一带”:沿秀延河沿岸东西向发展,连接安定镇、瓦窑堡街道办、杨家园则镇、马家砭镇的城镇发展密集带,是县域 人口、产业集中的重点区域;多点:建设多个集镇公共服务点。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表6-1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子长县域城镇规模与职能
名称 2020年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城镇主要职能 等级
瓦窑堡街道办 13.0 综合性城镇,以商贸、旅游、居住等公共服务为主的县域经济文化中心。 县域中心镇
安定镇 1.0 省级旅游文化名镇,以商贸旅游为主的。 西部片区中心镇
杨家园则镇 2.0 省级重点示范镇,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 东部片区中心镇
玉家湾镇 0.5 农业镇,以商贸业为主。 一般集镇
李家岔镇 0.5 农业镇,以商贸业为主。 一般集镇
涧峪岔镇 1.0 市级重点示范镇,以商贸服务业为主。 北部片区中心镇
南沟岔镇 0.2 农业镇,以商贸业为主。 一般集镇
马家砭镇 0.2 农业镇,以商贸业为主。 一般集镇
余家坪镇 0.2 工业镇,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 一般集镇
史家畔乡 0.4 农业镇,以商贸业为主。 一般集镇

第二节  做大做强县域中心城市

按照“做 大中心城市,建设延安北部副中心”的发展思路与定位,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增强城镇承载力,延伸覆盖市政功能设施,切实提高保障能力。加快老城区的规划改 造,加强城区绿化、亮化、美化的建设维护,加大城区给排水、集中供热、供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把县城建成文化氛围浓厚、服务功能 齐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生态和谐、服务功能齐全,以旅游商贸和居住功能为主的陕北黄土高原宜居城市、延安北部副中心城市。到2020年规划中心城市(包括安定镇区)人口规模13.8万人,建成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8平方公里。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在发展方向上以东西两个方向为主,完善子长新区的建设,向西发展瓦窑堡新区,向东建设袁家沟居住片区和工业片区,在进行旧城改造的同时适当向南发展,满足近期人口增长的需要;在城市结构上强化中心城社区“T” 字形结构,沿秀延河实现东西向生活主轴线的延伸,依托行政片区建设形成西侧形成中心,沿南河形成南北向生活主轴线,完善老城区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 升居住环境质量,依托红色旅游资源提升老城区活力,强化老城中心,完善中心城区周边山体公园建设,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依托钟山石窟和安定文化旅游名镇建设 旅游服务片区;初步建成城市南环线,引导过境交通向外环线转移,同时完善东侧对外交通枢纽设施。

 第三节  加强重点镇与集镇建设

加强 重点镇与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周边及村镇公共服务功能。规划将杨家园则镇、涧峪岔镇、安定镇作为县域重点镇建设,强化其人口集聚与公共 服务功能,将玉家湾镇、李家岔镇、南沟岔镇、马家砭镇、余家坪镇为县域一般集镇,重点突出服务镇域村庄的公共服务功能。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杨家园则镇:以建设国家级重点示范镇和国家美丽乡村试点为目标,通过区位优势聚集人、打造环境吸引人、园区支撑留住人,建设成为县域东部中心城镇。城镇布局上形成“一廊、三区、两组团”和 “南牧、北菜、中工商”的空间结构。“一廊”,即秀延河景观长廊;“三区”,即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李家沟农业产业园区、仓储物流园区;“两组团”,即西部产业组团和东部城镇组团;“南牧”:热寺湾及以南区域发展畜牧产业;“北菜”:205省道以北发展瓜果蔬菜棚栽产业;“中工商”:以杨家园则镇区为轴线发展工商业。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安定镇:以建设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为目标,全镇按照 “一河、两城、七区”城镇空间形态规划建设。“一河”:打造贯穿古镇东西的秀延河景观工程;“两城”:即古城与新城,将古城建成陕北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将 新城建设成为陕北风情小镇;“七区”:以钟山石窟为主的佛教文化体验区,以祖师山为主的道教文化体验区,以廖公桥至张家岔一线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区, 以唐家川为中心的煤炭资源开发区,以中山川和麻河川为主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区,以三十里铺为中心的万亩山地苹果观光区,以中山川水库水资源为依托的“水在山间,山在水上”的生态旅游观光区。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涧峪岔镇:以建设市级重点示范镇为目标,建设县域北部中心。城镇空间布局为:“一心、二轴、四节点、多组团”。“一心”即重耳公园,为镇区的核心;“二轴”由城镇绿化节点联系形成的绿化轴以及城镇商业节点形成的商业发展轴;“四节点”2个商业节点和2个绿化节点,即位于镇区北部的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节点和南部的重耳商业街节点,以及花果山生态公园节点和东北部桥头休闲广场节点;“多组团”,由主要道路自然分成5个功能组团,即滨河商业组团、综合商住组团、重耳公园绿化组团、商住功能组团和公共设施组团。

第四节  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充分 尊重农民意愿,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的要求,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农村居民点 建设中,以社区建设为重要组织形式,培育建设规模适度、设施完善、产业发展、生活便利、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标准化新型农村社区。推行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 设,完善农村社区集中供水、清洁能源、卫生厕所、排水系统、垃圾收运处理、硬化道路和互联网、电信、广电、商业网点等现代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公共 服务水平。加快南部和北部丘陵沟壑区村庄撤并力度,整合农村居民点,以中心村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引导人口集聚。中部人口密集带则以 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第五节  打造智慧城市,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按照“突出应用、资源共享、网络共建、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的思路,以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网+为支撑,推进“智 慧子长”建设。完善网络层次结构,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和智能化。重点推进公用事业、城市管理、文化旅游、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应急管 理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尽快实现完美蜕变和华丽转身,以此大幅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智慧公共服务。建 设智慧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系统。通过加强就业、医疗、文化、安居等专业性应用系统建设,通过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促进城 市公共资源在全市范围共享,积极推动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智慧社会管理。完 善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市民呼叫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形式和覆盖面,实现自动语音、传真、电子邮件和人工服务等多种咨询服务方式,逐步开展生 产、生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咨询服务。开展司法行政法律帮扶平台、职工维权帮扶平台等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面、及时有效、群众满 意的服务载体。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卡(市民卡)工程建设,整合通用就诊卡、医保卡、农保卡、公交卡、健康档案等功能,逐步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智慧便民服务。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智慧健康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数字卫生”系统建设。建立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全县区域化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系统之间的沟通和交互。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建立全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人口数据库,居民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推进远程挂号、电子收费、数字远程医疗服务、图文体检诊断系统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智慧交通。建设“数字交通”工程,通过监控、监测、交通流量分布优化等技术,完善公安、城管、公路等监控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建立以交通诱导、应急指挥、智能出行、出租车和公交车管理等系统为重点的、统一的智能化城市交通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建设,实现交通信息的充分共享、公路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控及动态管理,全面提升监控力度和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着力构建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数 字乡村”建设,建立涉及农业咨询、政策咨询、农保服务等面向新农村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协助农业、农民、农村共同发展。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载体,积极 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农村信息收集、传递、分析、发布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咨询、远程教育、气象发布、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村务公开等综合信息服务。

第七章  大力改善民生,实现共享发展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十三·五”期间,我县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一节  以人为本分类施策,全力实现精准脱贫

按照“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要求,紧紧瞄准102个贫困村、1.13万户、3.37万贫困人口,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实施差异化的帮扶措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扶贫移民搬迁。“十三·五”期间,对地质灾害区、危窑危房户以及居住在自然条件差愿意搬迁的13141户47599人,其中搬迁贫困户6910户23127人,集中向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搬迁安置。按照“一体六配套”要求,整合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农业等部门项目资金,解决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开发等配套问题,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活干、能致富。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整村推进扶贫。围绕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以扶贫资金为引导,加强沟通协调、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实施102个整村推进村项目。帮助低收入村群众发展增收项目和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整村推进村群众整体脱贫。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发展产业扶贫。对无稳定产业的9079户、28798人 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进行产业扶持。整合县蔬菜、果树、蚕桑、薯类、中药材产业开发中心以及县农业局、畜牧局等涉农项目资金,并充分发挥中省市产业到户扶贫 资金作用,对贫困户扶持发展产业全覆盖。利用中省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充分发挥扶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或“合作社+贫困户”等办法,建立企业与贫困户、合作社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充分发挥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专项资金的作用,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贫困户发展产业小额贷款风险担保基金,金融部门以1:10的比例放大贷款额度,免担保、免抵押为每户贫困户发放3-5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实行四年全额贴息。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能力建设扶贫。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对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开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劳力掌握1-2门 致富实用技术;整合扶贫、人社、教育等培训资源,依托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对“两后生”和进城务工贫困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整合扶贫、教育、工会、团 委、妇联、慈善等各类助学资源,建立贫困助学资金专户,采取“多口进、一口出”的办法,对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实现全覆盖,对贫困户子女公办学前和小学、初中 阶段教育实行全部免费,不使一个贫困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阻断贫困代际相传。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救助兜底扶贫。对2197户、4912人 五保、残疾、鳏寡孤独老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政府兜底保障。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加快推进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并轨。对农村“五保”人口采取集中供 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发放补贴。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给予优先保障、优先扶持,提高残疾人补助标准,将二级以上重度残疾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使缺乏劳动 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yIG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六、包村联户扶贫。坚持开展“双百双千”包村帮户行动和干部驻村联户扶贫活动,对每个贫困户确定帮扶责任人。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包扶3户,科级干部每人至少包扶2户,一般干部1户,同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做到村村有工作队,户户有帮扶人,包扶责任人与帮扶户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包扶任务,限期脱贫,确保驻村帮扶与精准帮扶深度融合。

上一篇:(陕西省)黄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陕西省)神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今日推荐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