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浙江省)玉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09-22 07:01:58 来源:玉环市政府网 字体:

  (四)推动乐清湾区域多领域协同。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共筑台州南北湾区产业集群。增强在台州南部湾区核心引领作用,深化与乐清湾资金、产业等要素紧密互动。完善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支持企业间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支持联合建设创新研究中心,共享区域性高端科创资源,共建世界级电工电气产业集群。加强与温岭在金融和电商物流等领域服务合作,深化与乐清、洞头在港口物流等方面服务合作,推进与乐清合作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建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展销平台。探索温州金改和台州小微金改的共性嫁接,研究设置共同专项引导基金,促进两地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制、上市等提升竞争力,打造温台模式的新内涵。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共谋旅游服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文旅康养、海洋科创等海山生态旅游项目建设,致力打造东海产城融合湾、浙南和美旅游岛。与温州共谋共推休闲旅游、滨海康养、观光农渔业等差异互补、紧密衔接的区域游线,共同开发一批养生、研学的疗休养基地,合力拓展省域和长三角区域大旅游市场,促进区域旅游链式开发。联动发展区域养老养生服务业,深化医疗合作,开拓温州及内陆腹地区域市场,引导民营资本跨区域投资。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共推设施互联互通共享。加强大麦屿港口岸线、滨港工业区工业岸线、坎门渔业岸线、经济开发区生活岸线和旅游岸线在乐清湾中的分工协作,统筹锚地、航线、航道开发,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联合开辟近洋运输干线,合力打造长三角南翼国际港口门户。加快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水资源跨区域统筹调配,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水平。加强泛乐清湾教育发展联盟建设,积极拓展医疗卫生康养等多领域的合作共建。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五)增强港口经济发展引领作用。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配套扩充航运设施。科学编制港区规划,合力配置港口资源,谋划在漩门三期储备部门仓储基地。扩大大麦屿港堆场等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充多样化运输方式,调整货物结构,加大自动化码头、深水泊位、航道扩建等建设力度,努力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谋划邮轮访问港建设,支撑国际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陆岛旅游码头和水上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渡运公交化,优化对台直航水上客运航线。逐步形成以集装箱、煤炭、液体散货及建材运输为主,海洋旅游客运为辅的浙南综合性枢纽港。实施港口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树立美丽港区形象。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提高港口智慧化便利水平。推进港口物流、贸易等服务领域的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提高协同效率。加快电子口岸信息服务系统、航运物流信息服务系统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航线、物流、码头、气象等信息服务智慧化支撑。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退税、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撑系统。简化口岸开放程序,完善跨区域口岸便利化管理机制,提升口岸监管、查验效能,进一步提高大麦屿港的检验检疫效率,加快建立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打造长三角对台综合枢纽港。探索开展海铁联运、跨港合作,大力拓展与上海、太仓、南京、芜湖等沪苏长江口港航合作互动,增加台湾货物经大麦屿港与东北、华北、华东、珠三角等大港海运业务。主动招引国内外知名航运和港务公司联合建港,吸引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国货代、航运公司入驻,打造区域性大宗散货中转港、产业配套港。开拓内贸集装箱新航线,推动内贸货物“散改集”,加大对内贸集运企业扶持,提高港区物资集聚效应。深化对接宁波舟山国际枢纽港的溢出效应,加密支线班次航班密度,增开集装箱沿海新航线,强化“水运”优化配套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从大麦屿港“弃陆走水”。深化与温州港的跨港联动,共享码头、岸线、航线和航道资源,共建港口外贸综合服务平台。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九、高层次深化滨海生态文明,争创海岛大花园典范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美丽玉环建设为抓手,建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品质,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打通“绿岛蓝湾也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打造海岛海湾生态城市发展典范,争创全国美丽海岛大花园建设标杆,建设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市。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攻坚水生态保护。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推进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四水统筹”,健全河(湖)长和湾(滩)长制。开展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监测和水质提升工作,加强供水安全保障。狠抓工业污染长效监管,强化农业源污染控制,加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加大水环境改善力度。配齐配强人员装备,建设高标准人影作业基地,常态化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开展美丽河湖建设,加强滨河(湖)缓冲带建设,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节约。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实现再生水循环利用。到2025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比例保持在10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80%。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建立污染排放源清单,重点强化喷漆、橡胶、家具等涉VOCs行业整治,强化道路、工地等扬尘管控和餐饮油烟等治理。积极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充分利用大麦屿港口码头优势,逐步提高大宗货物水路货运比例、沿海港口集装箱集疏港比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船舶,实施清洁排放运输。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治,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99%,细颗粒物(PM2.5)浓度低于22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全面推进“净土行动”。加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治和过程管控。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监控体系,构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在线监控网络,提升监管能力。建立重点行业优先管控企业名录。推进退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更新污染地块名录。推动污染地块和污染耕地的风险管控及安全利用,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地等重点区域的土壤污染监管,组织实施污染地块和填埋场的治理修复,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和治理。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高于93%,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高于93%。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建设“无废城市”。全面推进清废行动,深入推进“五废共治”,不断深化“垃圾革命”。鼓励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内部循环化综合利用处置,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农业废弃物、农药废弃包装物收集和运输体系。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全覆盖。实行固体废物闭环式管理,完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全过程管理制度体系。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分拣中心项目建设,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实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工程,建立大宗工业固废信息化监管平台。深化危废规范化管理,完善危废全过程监控系统,加快危险废物联网监控提质扩面,强化运输过程风险防控。推进危废固废利用处置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填埋场。到2025年,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入实施海洋环境保护。实施入海河流氮磷减排,加强陆源污染治理,开展入海污染源排口整治,建立有效的入海排污监管体系,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海水养殖、船舶港口码头污染治理,建立渔业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接收转运处置体系。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提升生态净化能力。连通漩门二期、三期水系,改善水动力条件,提升环境容量。实施海岸线保护与整治修复行动,开展披山、大鹿岛等重要岛群生态保护修复和生物资源保护,大力清除互花米草。推进乐清湾等重要湾区生态环境改善,加强红树林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加大滨海湿地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建设美丽海湾。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积极开展海洋增殖放流。到2025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33.3%,自然岸线保有率完成上级管控目标。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基本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责任,完善环境治理法规标准,基本建立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实现“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能力、监测能力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化、智能化步伐,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探索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全域建设美丽自然生态。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生态空间安全格局。实施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遵循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建立健全生态控制线管理机制。保障生态用地,加强对重点生态空间的保护,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以生态系统服务核心区域为关键,以沿山体、水系的生态廊道为依托,以关键生态节点为重点,通过植被恢复、水体修复、岸线维护和廊道建设,最终形成点、线、面形态完备、功能完善、质量完美的生态安全格局。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治理。全面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和绿化。加强废弃矿山治理,持续开展绿色矿山创建。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开展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计划,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与生态公益林建设,新建一批城市绿地、森林公园和休闲绿廊等,进行见缝插针式造林绿化,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率。强化已建成的绿化景观区改造升级。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从严管控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规范化建设,开展漩门湾湿地保护成效评估,遏制保护地破碎和孤岛化趋势。开展重点海域、海岛、海岸带等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升海洋生态功能。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修复。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摸清物种本底资源。推进生物多样性监测,逐步完善全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强化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点和观测样区建设。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资源保育、种群恢复与野化,推进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和野生动植物迁徙地保护工程。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开展生态文明创建与“两山”转化。全面推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深入宣传“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理念,争创国家级和省市级绿色企业。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一系列绿色细胞创建。探索“两山”转化通道路径,积极推进陆海生态资产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常态化核算制度。完成全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探索推行GDP与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机制。健全水生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聚力发展和培育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价值变现。探索开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生态产权交易,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谋划建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规划重点项目库,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行动。加快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加强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和推广,倡导绿色消费,形成绿色生活新格局。积极鼓励绿色出行,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综合交通网络。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新材料,发展被动式节能建筑,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监管体系,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比例。加快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技术改造。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健全电、水、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价格形成机制和供给机制。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建设生活垃圾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以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在三次产业领域,企业、园区两个层面,加快生态化、循环化、清洁化改造,构筑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提升既有海洋特色循环产业链和废旧金属回收工业循环产业链,鼓励上游环节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迁移,下游往精深加工发展。发展壮大环境污染治理、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修复、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环保产业,大力推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保管家”服务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eMp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0/15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浙江省)嵊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下一篇:(浙江省)仙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