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安徽省)2016年宁国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01-14 08:58:09 来源:宁国市人民政府网 字体:
第二,深化创新驱动。积极争创安徽省创新型城市。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以上,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上。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争创国家级耐磨铸件检验检测中心,启动赛宝基础零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筹建龙晟博士后工作站和石墨烯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力争引进和培育1-2家创新创业团队。完善市科创中心服务功能,加快港口园区科创中心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孵化项目2个以上。
第三,深化上市带动。支持“新三板”挂牌企业向A股转板,力争启动A股上市程序企业1家,新增“新三板”和“新四板”挂牌企业10家。鼓励已上市企业通过定向增发、配股、发债等形式再融资,积极推进“新三板”挂牌企业做市融资,力争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9亿元以上。充分发挥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宁国孵化中心作用,力争天津股权交易所来宁设立孵化中心,积极引进风投和基金公司来宁开展投资业务。
第四,深化品质承载。 积极推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争取通过国家验收。实施质量技术创新“千企培育、百企示范”计划,支持司尔特争创省政府质量奖。全面推行规模企业首席质量官和质量受权人制度。深入推进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建设,力争新增省著名商标10件以上、省名牌产品5件以上,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4项以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力争申请发明专利600件以上,授权100件以上。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建设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七)保持定力,狠抓环境保护,提升生态效益。
第一,推进乡镇差异发展。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认真落实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中心集镇发展的支持,分类推进乡镇发展。推进港口镇与港口园区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省一流乡镇,建设生态工业新城。加快中溪镇省级产业集群专业示范镇建设,支持梅林、宁墩围绕园区配套发展特色工业。鼓励青龙、方塘、甲路、胡乐等乡镇保护好青龙湾原生态,发展生态旅游。支持仙霞镇建设皖浙边界商贸重镇,推进万家、南极、霞西等乡镇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支持云梯畲族乡发展。
第二,推进低碳循环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强化环境执法,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控制和污染治理年度任务。启动城市污水处理厂搬迁,加快乡镇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设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严格水资源管理,巩固采砂专项整治成果。启动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建设。淘汰黄标车300辆以上,建成机动车车辆尾气检测线。加快司尔特循环经济园建设,支持双赢公司争创国家级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利用回收基地,着力提高资源产出率。强化畜禽养殖企业排放监管,逐步建立禁养区养殖企业退出机制。推广山核桃自然落果采摘方式,推进生态修复,加强山核桃蒲、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第三,推进节约集约发展。积极争创全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深入开展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利用试点,力争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500亩以上。强化耕地保护,完成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力争标准化厂房入驻率达到70%以上。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和使用多层货架。支持企业实施节水节能节电等技术改造,确保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同比下降8%以上、水耗下降3%以上,争创省级节能示范单位1-2家。
(八)倾心尽力,狠抓共享发展,保障民生改善。
第一,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建设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500个以上。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一卡通。认真落实村干部、社区干部、“八老”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群体保障待遇。继续推进城乡低保统筹试点。整合乡镇敬老院资源,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推进移民美丽家园项目建设,提高移民生活水平。新建500亩保障性蔬菜基地,并在农贸市场开辟直销批发窗口。高度关注退伍军人、独双女户、留守儿童、失独家庭、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产生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
第二,优先发展教育体育事业。优化调整城区学校布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建成城西教育园区小学部,启动津南小学迁扩建,缓解城区小学就学压力。推进高中特色化办学,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新建1所乡镇公办幼儿园,探索民办公助建设模式发展学前教育。加快材料工程学校新校区建设,力争完成教学实训楼、学生公寓楼等主体工程。建成特殊教育学校,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举办第三届全民运动会,筹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6处公共体育设施,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兴办体育场馆。
第三,统筹推进卫计、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和妇幼保健水平。加快推进中医院和骨科医院迁扩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升人口质量。新建农民文化乐园6个,打造1-2个精品文化村(社区),确保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成“中华诗词之乡”。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提升广播电视、《今日宁国》宣传水平。争创全国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县。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地方志、烟草、邮政、物价、盐务、防震减灾等工作。支持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等人民团体创新性开展活动。认真抓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
(九)提升能力,狠抓工作落实,转变工作作风。
第一,提升维护稳定的能力。加强对复杂经济问题和错综社会矛盾的研判,依法解决突出性社会矛盾,创造性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深化信访制度改革,推进网上信访,加强行业性和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依法维护正常信访秩序。深化平安宁国建设,建成“天网”工程四期,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争创新一轮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常态化安全监管,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应急管理,提升应对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行为,加大银行不良资产盘活力度,着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第二,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进一步提升政府依法决策的水平。充分发挥法律顾问职能,探索建立政策解读机制。实行市、乡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管理,依法履行政府权力和责任。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推进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清理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机构,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强化普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继续开展机关集中学法,形成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第三,提升高效落实的能力。继续实行市政府领导领衔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制度。改进提升督查督办工作,有效开展重大部署、重点项目、民生工程跟踪督查、挂牌督办。强化信息公开,定期举办重点领域新闻发布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项目联合审批服务平台,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完善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服务功能,解决基层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强化行政问责,严肃查处庸政、懒政、怠政行为。
第四,提升拒腐防变的能力。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认真整改 “不严不实”问题,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公共资金的使用、国有资产的管理、国有资源的出让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和监督。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监管。推广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模式。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宣城市三十条规定,巩固公车改革成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规范公务接待。支持纪检、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三、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说明
 
根据《中共宁国市委关于制定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市政府制定了《宁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查。下面,我就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和主要特点。
市政府对编制“十三五”规划高度重视,2014年就开始部署相关准备工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为编制《纲要(草案)》提供了基础。《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
《纲要(草案)》力求反映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体现战略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所创新。在规划内容上,注重加强了两个衔接:一是加强了与省、宣城市“十三五”规划的衔接;二是加强了与相关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其他系列规划的衔接。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在目标谋划上做到全面性与重点性相结合;二是在重点任务上做到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三是在重大项目安排上做到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
(二)“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宁国发展极不平凡、富有成效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持续较快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宣城市平均水平。“十二五”末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五年来,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领先位次, “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位次提升至第69位,“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位次提升至第4位。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63:28。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率由2010年的52%提升到55%。五年净增规模企业152家,亿元企业5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再次跻身全国农业产业化先进市。五年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生态旅游升温发展,跻身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服务业日趋活跃,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试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普惠金融改革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升格国家级,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基地入选安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中鼎集团成为宣城市首家产值超百亿工业企业。五年累计引进市外资金总量居宣城市前列;利用外资8.1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9亿美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修编了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建成区面积增加了5.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左右。荣获全国首批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三线四边”环境治理和美好乡村建设水平全省领先。宁宣、宁绩、宁千3条高速建成通车,供电、通讯等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入列安徽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全国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7.2%。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生活质量逐年提高。五年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始终保持全省、全国先进水平。
(三)“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开放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创新活市、和谐安市发展战略不动摇,紧紧围绕“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奋斗目标,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全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生态性休闲旅游目的地、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地、示范性文明建设先行地,不断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构筑产业新优势、生态新优势、区位新优势、环境新优势,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以“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为标杆,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力争“十三五”期间GDP年均增长9%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5万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超1.5万元。力争进入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50强行列,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力争到2020年,产业结构健康协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7:58:35;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安徽省创新型城市行列,争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上一篇:(湖南省)2016年衡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下一篇:(黑龙江)2015年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