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安徽省)2015年巢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02-02 13:35:48 来源:巢湖市人民政府网 字体:
 
    二、“十三五”时期战略构想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转向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我省及合肥市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战略地位提升,步入创新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市加快发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国家区域战略、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等,为我市融入长三角发展赢得了空间;合肥市重大平台建设、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工程建设及国家级新区建设,将会继续放大对我市的辐射与带动;合肥全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我市推进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我市城市功能、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综合判断,我市发展虽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格局没有改变,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努力把巢湖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十三五”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守“产业高地、旅游胜地、生态之城”发展定位,实施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双创驱动、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勇当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东向发展“先锋队”,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实现综合实力“安徽争五强、全国进百强”。
“十三五”的预期目标: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48亿元,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亿元,年均增长1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45亿元,年均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8:54:3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森林覆盖率超过32%;进出口总额提高到3.4亿美元,招商引资总量达到388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70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25000元。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构建主城优化发展区、居巢产城融合发展区、中黄烔健康休闲发展区、巢南生态资源发展区、巢北农产品主产区暨新城拓展区等五大板块功能区。以功能板块为载体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两区多点”的工业空间布局、“两城多点一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一区、三沿、七大产业”的现代农业布局。二是强化创新驱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加快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进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共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普及活动,全面优化创新环境。三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力争到2020年,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达到50亿元。大力促进新型建材、钢构及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渔网渔具等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力争新型建材、渔网渔具产业规模均达100亿元,钢构及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50亿元、200亿元。以健康养老、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产业为支撑,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力争健康养老产业规模达100亿元。以现代农业基地为载体,优化农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行动计划,加速重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深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主城区“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大力实施活水、靓城、显山、增绿工程,提升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和建设国际健康产业新城,推进小城镇特色化发展,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管理体系,“净水、增绿、亲山、治气”同步推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土洁的美好家园。六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布局网络化和建设人性化,构建综合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四大体系”,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七是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人口卫生体育工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不断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八是打造宜居宜业的和谐之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构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社会安全体系,打造信用城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民主和法治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九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拓展开放合作。深化行政体制、农村综合、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商事制度改革,释放制度改革红利。推进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合肥内陆开放合作高地的重要节点。
三、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目标,实现“十三五”精彩开局至关重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左右;财政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
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在提升产业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按照新兴产业增量、传统产业增质、现代服务业增速的要求,把握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提升产业层级,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工业转型升级主抓手,力争在主导产品、重点项目、龙头企业、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的进展,全年争取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云海镁业、皖维高新、宜安科技等项目,促进新材料产业向汽车零配件、液晶显示、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延伸。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开工建设阳光电源巢北片区600兆瓦生态旅游农业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加快中节能、睿晶等项目建设进程,拓展光伏产品制造和示范应用领域。积极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强化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弘济电子、菲力克斯等企业成长壮大。加强金融服务等要素保障,整合各方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立覆盖研发创新、产业孵化、市场应用等环节的要素支撑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化工、建材、渔网渔具、装备制造和机械加工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传统主导产业完成技改投资48亿元,实现产值315亿元,同比增长6%。鼓励企业申报、实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项目,推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宽带巢湖”建设。引导中材、巢东、泰山石膏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工程,推进富煌重钢三期、华能电厂二期等项目建设,提升骨干企业市场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激励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功能互补、产品配套,提高产业、企业间的关联度。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支持相关企业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开展质量强市活动,鼓励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创建品牌、提升品质。落实降本增效要求,切实减轻企业融资、人力、用电、物流、税负及制度性交易成本。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目标,推进中庙姥山岛、银屏山、龟山等景区创建提升工作,实施中庙旅游综合码头、姥山岛渔村改造、新国际旅游综合体、昆虫王国生态园、皖新文化教育旅游港等重点项目。积极举办旅游节庆赛事活动,抓好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力争全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依托公路、铁路、航运体系,规划新建裕溪河综合物流园区,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完善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跟进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综合性商贸服务项目,打造人民路、耳街等特色街区,提升城市消费层级。坚持供需两个方向发力,改善房地产供给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继续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整合中黄烔板块沿湖资源,规划建设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基地,推进中铁等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加强拟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建设,推动企业在“新三板”、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支持徽商、扬子村镇等银行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保险、证券、担保、小贷、典当等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速开放开发,推动创业创新,在提升增长动力上实现新突破
以特区思维、开放意识、创新精神为引领,不断优化载体功能、巩固扩大招商成果、持续推动“双创”示范,形成发展新动能。
着力推进园区建设。集聚要素、集中资金、集合力量,举全市之力,建设居巢经开区,打造工业强市引爆点、产业集聚新高地。坚持经开区“1+3”发展模式,整合富煌工业园和银屏、夏阁工业集聚区,启动总投资66亿元、面积16.4平方公里的银屏拓展区新型城镇化提升项目,加速“南移北扩”进程,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继续推进园区内旗麓路延伸、方墩路、南外环等13条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5亿元。抓好园内总投资77.67亿元的19个项目的新建续建,完成工业投资29亿元,新增一批规上工业企业。创新金融服务,设立经开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天使基金,助力园区企业发展成长。
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围绕我市产业发展规划,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228亿元、增长15%,其中,工业引资13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9500万美元。完善招商项目决策机制,整合驻外招商队伍,继续组建并充分发挥异地巢湖商会作用,针对性地举办产业招商会、政企座谈会等专题推介活动,增强招商实效。加强与包河区、高新区等地的信息沟通、政策衔接,发挥我市资源、区位优势,承接招商合作项目,实现区域合作共赢。
着力开展“双创”活动。大力推进创业创新载体建设,整合利用闲置厂房、楼宇等城乡存量房产,打造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小微企业和创客入驻。依托大中专院校和大型企业,搭建公共研发试验和创业创新基地,鼓励校企合作,形成人力资源集聚效应。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初步形成1个服务中心、17个乡镇街道平台、多个社会化服务平台互联的小微企业服务网络。以“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为方向,加快培育企业、个体户、农民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
(三)实施改革攻坚,优化体制机制,在提升崛起张力上实现新突破
紧紧围绕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开展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落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跟踪机制。改革乡镇街道财政体制,合理核定乡镇街道收支基数,实行超收分成、短收自负,调动基层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深化投融资改革,完善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拓宽社会资本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综合治税、协税护税机制,提高税源管控和挖潜增收实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建立市场竞争主体信用平台,提高公共资源交易配置效益。加快我市信用体系建设步伐,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打造“信用巢湖”。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理顺市、街道、社区管理职能。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居住证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向流动人口覆盖。健全促进就业机制,继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强化学前教育普惠性,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卫生计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加快其他领域改革。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巩固扩大政务服务标准化创建成果,推动互联网审批服务平台规范化运行。完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运行成本。继续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的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监管脱节。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加快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登记信息查询系统。延伸“一张图”工程运用,加快“数字巢湖”项目建设。推进人事改革和制度创新,结合“双创”工作,加速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专业技术人才。按照上级部署,完成公务用车改革。
(四)突出建管并重,打造宜居品牌,在提升城市魅力上实现新突破
把“一尊重、五统筹”要求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各方面,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干净之城、秀美之城、精致之城”的目标。
完善城区承载功能。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加强对城区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规划和管控。加大投入力度,推进城市建设,计划新建项目126个,投资68.7亿元,续建项目47个,投资22.1亿元。新建、改造亚父路、公园路等15条、47.6公里道路,完成龟山路、银屏路等4条、3.1公里雨水管网改造,着力打造“空间净化、立面美化、景观绿化、夜景亮化”的精品示范道路。做好凤凰之家、新港雅居三期等安置小区房源交付工作,确保旗山枫景三期、焦姥花园二期、中庙龙周安置点等保障性住房工程按期开工,完成东塘小区、西苑小区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规划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九馆”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实施卧牛山、凤凰山山体公园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利用城内水系岸线植树增绿,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口袋公园”,增加市民健身休闲空间。加快三水厂建设步伐,谋划第二水源地建设,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继续推进4G、光网、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统筹推进中心镇等小城镇规划建设,全力打造契合板块定位、各具特色的城镇风貌。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广东省)2016年江门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下一篇:(湖南省)2016年平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今日推荐
(广西)2017年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广西)2017年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