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内蒙古)开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9-10-23 08:59:22 来源:开鲁县政府网 字体:
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保护开发国土空间、优化功能布局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基本草原、耕地、森林、湿地等领域生态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守各类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承载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超载区实行限制性措施。加大耕地储备库建设力度,保证重点工程项目和民生工程用地。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统筹各类主体功能区发展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支持开鲁镇、东风镇等点状开发区域优化发展,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和人口集聚。鼓励开鲁镇、小街基镇、麦新镇、建华镇等9个国家重点产粮镇加强耕地保护,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发展名、优、特、新、专等绿色品牌,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在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条件下,依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发展旅游、农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适宜产业。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建设美丽开鲁。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深化国有林场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草原保护制度,控制草原载畜量,遏制草场退化。严格管控红线区域内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矿产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用地等活动。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干旱带坨沼地和疏林草地植被自然恢复。在生态脆弱地区坚决采取全年禁牧,实施退耕退牧还林还草措施。积极治理退化沙化草牧场,建立现代化人工优质饲草料基地,培育以灌木为主的牧防林,以乡土树种为主的疏林草原。加快他拉干水库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做好水源涵养林和堤防林管护工作,留住过境水和天上水。加快“绿色开鲁”、“美丽开鲁”建设,打造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三北五期”等国家重点工程,恢复草原植被,提高草原覆盖度。实施沙地综合治理工程、林业治理工程、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重点区域绿化,实现村屯绿化全覆盖,主要道路绿化全覆盖,改善宜居、适居环境。到2020年,完成综合沙地治理84.3万亩,其中林业综合治理49.3万亩。重点实施人工造林21万亩,封沙育林13.3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草原治理35万亩,其中建设饲草基地5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27%。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奖励机制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以草原、森林、沙地、河流等为重点,构建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动态调整机制,扩大覆盖面。加快建立沙地荒漠化治理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探索开展跨地区排污权、水权交易。研究建立地区间、流域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9:生态建设项目
一、生态项目。重点区域绿化项目、退牧还草工程、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经济林栽培工程、造林补贴项目、重点树种绿化项目、植被恢复项目、防沙治沙工程、他拉干湿地保护建设工程等。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水资源管理项目。水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论证工作项目、地下水动态监测点网布设方案项目等。

  第三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推进污染物综合防治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治理体系。实施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的环境质量目标差别化管理。优化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污染物排放浓度、总量、速率的三方面协同管理,严控污染物新增量、削减存量,抓好工业、生活、农业、交通源的差别化精细化管理,有效管控所有污染源,改善环境质量。执行新的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实施大气雾霾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实施燃煤锅炉改造计划,取缔城镇建成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抓好城镇污染物重点防治和村屯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城乡大气、水体、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控。加强水源地、水功能区保护,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控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强化环境监察整治。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加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牧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率,构建资源循环体系。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围绕玉米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打造以玉王、黄河龙、昶辉等龙头企业为主体,产业园区为平台的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加强“三废”材料综合利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覆盖城乡的资源回收体系,提升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能转化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牧业的减源增汇。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重点抓好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固体废弃物治理、人畜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使工业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主动适应气候变化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绿色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削减煤炭终端消费。制定温室气体排放负面清单,加强重点企业碳排放的监管,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和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协同推进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加大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制定重点领域、重要地区和敏感单位抗御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信息共享、会商联动和决策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0:环境治理项目
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黄河龙、华曙、开药集团等重点企业燃煤锅炉及控制系统改造项目、乡镇垃圾分类及综合利用项目、光辉供热公司开鲁镇集中供热锅炉及配套控制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等。

  第七章坚持开放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优化投资环境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投资条件,完善投融资政策措施,消除投资障碍,依法加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服务效率,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打造服务高地。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用好大用户直供电政策,破解制约工业发展供电瓶颈,降低生产成本,打造投资洼地。切实抓住国家支持内蒙古和东北振兴的政策机遇,深入研究产业、财税等方面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差别化产业政策扶持,在用足用好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争取电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资金扶持,切实增强投资吸引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力争在引进“立县”项目和支撑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累计引进资金500亿元以上。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二节深化区域合作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依托我县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能源,主动接受东北经济圈辐射带动,深度融入东北经济区产业分工、要素配置、交通物流网络等市场体系。借助东北三省的企业、人才、技术等优势,构筑互惠多赢的产业合作格局,重点在玉米产业升级、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开展区域合作。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承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辐射带动,借助京蒙合作互利共赢的有利契机,重点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工业领域和现代物流、金融、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开展招商合作。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资金、资本、人才、技术、智力等发展要素向西部转移,积极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紧紧抓住通辽市列入“锡赤通朝锦”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围绕通辽市中部高端产业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谋划全县产业,强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与我市奈曼旗、科尔沁区、扎鲁特旗以及赤峰市翁牛特旗、阿鲁科尔沁旗等周边区域在新能源、水资源、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合作,采取合作共建的方式,提高我县能源输出、玉米、红干椒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水平。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八章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第一节实施脱贫攻坚工程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实施精准扶贫,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具体要求,集中力量解决贫困问题,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力争2016年,全县21299贫困人口整体脱贫,2017年,经过巩固提高后,实现脱贫摘帽。同时巩固发展成果,防止返贫。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分类指导精准脱贫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通过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贫困村实施扶贫搬迁工程或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推力,以“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为抓手,以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为切入点,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富民,做实“三到村三到户”项目利民,做优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惠民。实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大力扶持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实施家庭经济项目建设,发展庭院蔬菜、果树种植、庭院养殖等。通过尝试公司+基地+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农牧民增产增收。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完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充分发挥干部包联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帮助贫困嘎查村选好发展路子,建好领导班子,抓好增收项目,提高群众素质,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体系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健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创多维联动的扶贫新格局。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提高使用效率。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专栏11:精准脱贫工程
开鲁县“三到村三到户”扶贫工程、金融扶贫工程、雨露计划工程、以工代赈项目、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移民搬迁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等

  第二节推进教育现代化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开鲁教育打造成全市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样本。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rNO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教育的转型升级和内涵发展。实施小班化教学改革和集团化教育运作,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大力推动教育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改进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机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和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各级督导机构建设,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

 7/9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内蒙古)太仆寺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2020年)

今日推荐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