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广东省)兴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07-15 08:57:15 来源:兴宁市政府网 字体: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一)创新驱动,推动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实体经济。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 做大新型工业。培育壮大以华润电厂为代表的电力产业,着力推进华润新能源项目建设,支持南方电网兴宁供电局新建1座220千伏变电站、6-7座110千伏 变电站,积极引进培育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工业项目。大力发展以广东鸿源、广东明珠、南丰电气、云山汽车、江河电器为代表的机电制造业,支持广东明珠建 成全国阀门系列产品最先进的研发中心和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鼓励和扶持广东鸿源发展成为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水轮发电机系列产品基地。扶持云山汽车新能源 汽车项目,延长汽车产业链条,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生产基地。扩大金雁电工铜产品深加工生产规模,打造铜产品深加工基地。支持富兴摩托扩大整车组装规 模,逐步引进配件生产项目,完善配套产业。支持南丰电气、江河电器加快发展,打造成配电设备生产基地。升级改造工艺品加工业,充分发挥新圩、水口、坭陂工 艺专业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品牌,建设南部工艺长廊,做强工艺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以凯闻食品、三丰禽业,富农生物、中牧冷链、保仪油茶、明珠酒业、 客家天地酒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以联康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业,以蓝韵医疗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业。鼓励发展以广东跃速为代表的体育产业。力争至2017 年新培育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8家以上,至2020年培育一批产值20亿到50亿元的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85亿元。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 做强商贸物流业。充分利用兴宁作为粤闽赣边区域性交通枢纽和传统商贸集散地的优势,以毅德商贸物流城、欧尚购物中心、兴一广场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商贸会展、电子商务、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新型商业圈,为新城和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商贸物流环境。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依托电商示范基地和阿里巴 巴集团“千县万村”农村淘宝项目平台建设,规划建设电商产业园,加强电商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海淘平台项目,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鼓励引导企业 拓宽网上营销,争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促进市场向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打造东岳宫市场、商业城、明珠商贸城、富兴市场等专业龙头市场,重点培育农 副产品、服装和生产要素专业市场,形成兴宁市场的品牌效应。积极引导欧尚购物中心、岁宝、自家人、百福好邻居、乐万家等超市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 商务,积极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前店后厂及仓储式商店、特色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推动商流业向多业种、多业态发展。加快物流产业园区建设,构建以毅德物流城 为中心主导的城南物流园区,形成以建材、五金、电子、食品加工、药材、机电设备等成品半成品的物流配送、仓储体系,推进物流企业集中化、规模化、产业化经 营。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 做特文化旅游业。打造精致景点和旅游轴带。充分挖掘山水人文资源,提升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景区的带动示范作用,加快推进熙和湾、广东明珠养生山 城、神光山皇家金煦国际度假村、神光山佛教文化园、金明湖生态旅游产业园、鸿源生态旅游景区、欢乐崖家、宋声狮子岩风景区等景区景点建设,形成具有兴宁特 色的旅游发展轴带。加强宣传和包装,对重点旅游景区赋予文化内涵和客家元素,撰写文化旅游丛书,制作山水风光宣传片,培育导游人才,实现宣传促销的聚合效 应,放大中国围龙屋之乡、花灯之乡、版画之乡的品牌效应,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旅游消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 平。抓好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神光山皇家金煦国际度假村等一批旅游景区、酒店宾馆的星级创建工作,促进旅游消费、商业消费。注重保护与开发,加强对 文化遗产、革命遗址、传统古村落、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启动建设以罗屏汉故居、纪念广场、纪念公园为中心的兴宁市北部乡镇旅游体验景点以及兴宁古城墙保 护规划和文峰塔修复工程。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整治优化景区环境,推进旅游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至2020年,创建2至3个A级旅游景区,实现旅 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总收入翻一番。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 做精现代精致高效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优质稻、蔬菜、水果、油茶、养殖、茶叶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打造优质稻米、酿酒品牌。合理利用山地,发展名贵苗木种植业。以宝兴农牧、中牧冷链为龙头,发展绿色、规模化的养殖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农业。 打造石马楼棚顶、龙田龙威、永和熙和湾等金柚基地,鸿利丰、祥旺等油茶基地,刁坊、龙田等镇的蔬菜基地及优质稻示范基地,径南、永和等镇的优质茶基地,实 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抓好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和品牌粮食加工业的发展,打造地方特色的粮食品牌,发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示范带动 作用,扶持发展5个省级“菜蓝子”基地。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扩大果蔬、发展加工的思路,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 等“四大经营主体”,到2020年,力争培育2-3个产值超亿元的国家级或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00 家。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 加快园区扩能增效。抓住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的有利时机,确立以兴宁新城为轴心,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水口工业园和广梅园兴宁共建区为 组团的“一轴两组团”经济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重要工业基地。加强与东莞石碣、广州市天河区的合作共建,创新东莞石碣(兴宁)产业 转移工业园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入园标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推进园区经济集聚发展,打造“工业新城、生态园区”。至2020年, 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0%以上。引导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以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食品药品、五金电子为主的主导产 业,至2020年开发面积达到10000亩,实现产值200亿元、税收6亿元,就业人口4万人。支持水口工业园和广梅园兴宁共建区利用华润新能源项目的辐 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鼓励水口工业园北区利用传统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工艺、纺织、电子信息等产业,南区利用区位优势重点 发展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至2020年开发面积达15000亩,实现产值300亿元、税收8亿元,就业人口8万人。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6. 构建开放型经济。大力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不断扩大一般贸易比重,鼓励和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的企 业扩大出口,提高出口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支持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出国(境)参展、在目标市场宣传推广、设立境外营销和售后服务机构,提升自主品牌国际知 名度。形成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生产和贸易网络,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境内外各类投资促进活动,加 强与“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沿线国家合作,推动“以馆招商”、“以企招商”,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特别是世界和全国的“五百强”企 业来兴投资发展。积极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境)外投资设厂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深化区域合作, 借力广州市天河区全面对口帮扶,做强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兴宁产业组团。积极参与珠三角、海西经济圈的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推动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 补、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借力济广高速出省通道的开通,发挥我市地处粤赣闽枢纽位置的优势,积极推进北扩战略。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7.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建设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试点为契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建设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 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开展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推动技术改造,出 台鼓励支持技术改造扶持资金的政策措施,推动机电、电气、工艺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技术改造、股份合作和上市融资。培育一批创新型 企业,支持各类大中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依托,政府适度扶持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到2020年力争新增5家梅州市级以上工 程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帮助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我市提供更多人才和技术智力支持,力争每年有3-5家企业与 高校或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鼓励和帮助我市的企业承担实施国家、省等各级科技计划,力争有更多的项目列入省级以上计划。逐渐加大科技投入,到 2020年,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省山区县的平均水平。努力推进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工作,重点抓好新圩、叶塘、水口、罗浮、永和等省、市级 专业镇建设,新培育一批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大、营销网络覆盖面广的经济特色镇和专业镇,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新增1-2个。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组 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在汽车、机械、机电、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环保技术等领域有新的突破。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 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达到1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0亿元以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力争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有新的突破,比增达到50%以 上。大力开展“引智强企”,加快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壮大技能型人才队伍,切实落实知识要素参与分配等各项相关政策。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中心城区和镇村的协调发展,拉开发展框架,优化空间布局,增强资源聚集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生态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编制以总规为龙头、城区 镇区控规全覆盖、专项规划相配套、村庄有规划的城乡规划体系。探索新型城镇化路径,充分发挥新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圩镇体系规划和圩镇功能配 套,促进城区与圩镇协调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力度,合理安排城镇建设、村落分布、产业聚集、农田保护和生态涵养空间,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结构。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 构筑“一城三区四带”空间格局。完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构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市域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的产业与综合服务职能,强化重点 镇与一般镇的特色产业与服务能力,带动乡村地区融合发展。构建以板块经济为特色的“一城三区四带”市域空间结构。做强“一城”,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打造城 市生产生活服务核心区。优化“三区”协调发展格局,北部生态发展区重点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限制工业发展;中部综合发展区依托兴宁盆地,重点发 展现代商贸服务业、电子机电等先进制造业;东南部特色发展区依托优越的交通优势,积极承接梅州中心城区和畲江工业新城的辐射,做大特色产业。打造城市综合 发展带、城市特色产业发展带、沿省道S226线城市生态发展带和省道S225线城市生态发展带“四带”经济发展轴。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 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注重规划引领,围绕打造梅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标,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全面配套、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兴宁南部新城,拓宽城 市发展空间,建好“一核两翼”的中等规模城市,至2020年城市建设规模达到3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规模达到35万人。加快新城产业项目建设,以产兴 城、以城促产,实现产城联动、产城融合发展,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支撑作用,辐射带动周边人口、产业、资源向新城集聚。以推进新中心城区建设为抓手,统筹中 心城区周边的生产、生活和生态资源,突出国际小家电生产基地、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毅德商贸物流城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高新技术 产业园、文化旅游产业园、现代商贸物流园、新中心城区、精致高效农业基地建设,形成更宽领域、更多层次的县级市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空间格局。推进兴宁大道、 兴旺大桥、锦绣大道、新城大道建设,拉开新城架构。加快新城学校、市民广场、三甲鸿惠医院、神光山佛教文化园建设,完善提升神光山公园、神光湖湿地公园等 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推进供水、供气、通信、排水、排污等市政管廊建设,不断完善新城公共服务功能。加强保障房建设与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文峰新城、锦绣新 城建设,完善小区物业管理和市政绿化配套设施。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省卫生城市、省文明城市“三城联创”为契机,全力经营、管理和装扮城市,增添城市名 片,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通过土地一级开发、银行授信、PPP等模式,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重大交通项目、供水供气、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 等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 加快美丽镇村建设。突出分类指导,加快罗浮、坭陂、水口3个中心镇提档升级。加快推进美丽镇村试点、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培育一批工业强镇、商贸物流大 镇、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特色镇。以建设特色宜居小城镇为目标,做好镇村规划,重点抓好圩镇中心区建设,充分挖掘各地资源禀赋、历史人文和优势条件,完善道 路、医院、学校、广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一批个性鲜明、特色突出、风格独具的美丽小城镇。合理保护和开发古民居、古村落,增加公共服务配套,打造一 批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舒适的特色镇村。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名镇名村和幸福村居建设,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覆盖率,把对口帮扶与建设美丽 乡村相结合,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文明有序的示范村,彰显客家特色风貌。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大力推进乡村 绿化美化亮化,科学做好乡村道路规划和居民点规划。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5. 规范城乡科学管理。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城乡一体、精细高效、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城乡管理新机制。及时调整完善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设计 审查委员会和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确保从上到下有人管事、责任落实。制订出台镇规划区建房管理、农村建房管理等城乡建设管理制度,完善镇级城乡建设管理机 构,进一步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生态控制线管理机制,科学界定城镇开发边界,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产业相对集中布局。对重点城镇社区进行社会 整合和基层重构,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框架结构,确保城市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农村社会矛 盾。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文明户等活动,加快“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城乡群众的现代文明素质,建设文明社会。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三)设施先行,优化投资发展硬环境。

    围绕“一轴两组团”,适度超前谋划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为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提供基础支撑。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重点构建“一纵三横”高速公路主干线,形成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国省干线公路网为辅的综合交通运 输体系,打造对接珠三角、海西区的粤东西北交通枢纽和重要物流通道。加快出省出海快速通道建设,建设龙川至龙岩铁路(兴宁段)、广梅汕铁路扩能(兴宁段) 项目,加快汕昆高速兴畲北延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对接珠三角、海西区的中心城市迎宾大道建设。加快省道S225线至济广高速叶塘互通口公路工程、 S225线火车站至水口改扩建工程等公路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路道路网等级和通行能力。加快205国道穿城段迁移改建、东环大道、熙和湾旅游公路等项目建 设,加快一级客运站场及一级兴宁综合物流园项目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场建设,突出中心城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互联互通。谋划推进一批县乡村道改 造和一批县道升省道工作,完成农村公路硬底化300公里,实现对外联通、对内畅通。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完成省级水利示范县工程、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加快崩岗水土保持生态治 理、宁江河三潭堤加固工程、实施新出险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望江狮水闸重建工程、韩江治理工程梅州兴宁段、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节水减排工程、罗浮渡田河引水工程等建设。加大合水水库水资源保护,做好城区供水备用水源规划,加快农田水利“五小”工程建设,加大投入提高“三防”能力 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进一步夯实农业水利基础,推进城乡供排水工程、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及南部新城等市政涉水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和城乡 排洪排涝工程建设,强化生活与服务业用水管理。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 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4G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络,努力实现网络、终端和业务层面的三网融合。努 力构建智能化电子政府,不断拓展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和行政服务中心,实现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实现市、镇(街)、村(居委)三级网络和政府各部门网络互联互 通。推进行政审批系统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一站式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集中监管。加快推进城乡管理信息化,全方位构建“数字城市”系统,实现城市网格化管 理,提高各种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数据库,建设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共建共用农 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进技校与深圳网商协会校企合作,推动兴宁电子商务基地(创业孵化园)建设,优先发展机电、医药、旅游等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电子商务,重点推进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打造客家特产电子商务平台。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四)包容共享,提升社会民生福祉水平。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保障基本民生,提升保障质量,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间逐步实现均等化配置,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1. 提高就业和居民收入。多渠道实现充分就业。推进产业园区就业拓展计划,实行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与劳动就业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落实就业税费减免优惠 政策,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加强与珠江三角地区对口劳务帮扶和劳务对接,鼓励劳动力外出就业。到2020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13万 个,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3万人次。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职业培训网络,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培养各种新型实用技能人才。大力发展电 商职业教育,实现电商职业教育和电商就业相结合,培养职业化的电商人才。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保障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管 理的信息化水平。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完善创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资金、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孵化补贴等扶持政策,建立若干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 基地和创业园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扩大就业援助范围,实施重点援助帮扶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构架和谐劳动关系,稳步实施劳 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推进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建设,提高监察执法效能。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和小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劳动争 议仲裁结案率达到100%。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劳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劳动、资本、 技术、管理等要素共同参与的分配制度。促进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严格落实工资集体协议条款审查,促进企业建立工资公决机制。合理调节收入差距,建立与经 济发展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探索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挂钩的长效机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到2020年,初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 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不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2.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会保险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参保人员通过增加缴费年限和提高缴费基数获得较 高的基本养老金。通过增加政府补贴等措施,引导城乡居民早参保、多缴费和长缴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并轨,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失地农民社会 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到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 100%。提升社会福利体系的保障能力。建立以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孤儿救助、灾害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内容的覆盖城乡的 社会救助综合体系,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建立健全以应急预案、应急指挥、物资保障和技术支撑为核心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按照有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固定设备 的标准,建设完善全市各镇(街)4标准化气象信息服务站,完成全市各行政村大喇叭建设,加大“智慧气象”、“生态气象”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大气象防灾减灾 建设财政经费保障力度。继续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支持,增加养老床位。推动高端养老机构建设,积极发展康复养老产业。推进农村社区 幸福院建设,建立以日间照料为主的互助式农村社区幸福院。完善残疾人保障机制,建立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和扶贫、自主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 系,扎实推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推动残疾人服务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推进殡葬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 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市”。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工作。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建设健康兴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卫生强市。落实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开展“医疗卫生强基创优”和“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示范镇”活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兴宁市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推进兴宁市人民医院、鸿惠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 设,加快市、镇、村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进互联网+和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综改、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公共卫生均等化工作。建立县 级医院与乡镇医院联动、互补的医疗服务体系,推进兴宁市人民医院水口分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发挥县级医院对镇(街)的远程指导作用,促进医疗资源向基 层、农村流动。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重点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出生缺陷与残疾等疾 病的监测与防控。建立健全爱国卫生运动长效机制,推进卫生镇村创建活动,创建广东省卫生城市。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推动计生服务管理转型升级,重点做好优孕优生宣传咨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高龄产妇安全孕育的监测服务等 工作。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落实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3. 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设规范化幼儿园, 到2020年,每个镇(街)办好1至2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办好1所以上优质幼儿园。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水平。优化校园布局和资源配置,推动经费、师 资、设备的城乡一体化,到2020年,全市学校基本实现优质标准化办学。加强非户籍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少年儿童和残疾适龄少年儿童的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做 好随迁子女参加高考工作。推进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水平上档次。到2020年,将80%以上普通高中建成“广东省一级学校”,高中 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完善现代化中职教育体系,提升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打造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加快教育信息建设,继续实施“粤教云”计 划,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新城三所学校建设,大力扶持发展民办学校。fM1县情资料网---有深度、有态度、接地气的县域县情站点

    4. 建设文化强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逐步完善市、镇、村(居委)三 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符合兴宁实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较高标准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以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 要(2015-2020年)》为契机,坚持依法治志,全面提高地方志工作水平,实现我市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市文化软实力。推进图书档案 馆、美术博物馆、演艺馆、青少年活动馆、市民广场“四馆一场”建设。推动镇(街)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到2020年,全市镇(街)综合文化站达到省二级站 以上标准。推动全市行政村(居委)按照“五个有”标准建成文化设施,多渠道向城乡群众提供文化资源服务。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神光山禅宗文 化景区、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加大“罗家通书”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力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 化、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继续发展兴宁赏灯文化,筹办兴宁国际围龙花灯文化艺术活动,提升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花灯之乡品牌 形象。设立文化专项基金,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积极发展足球职业运动,打响兴宁足球品牌。

 3/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广东省)始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下一篇:(广东省)丰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今日推荐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江西省)新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