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按钮

(云南省)2016年元江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02-23 14:28:04 来源:元江县人民政府网 字体:
 
继续做好10件惠民实事。1﹒完成文化路西延线、向阳路东延线2条市政道路建设和澧江大桥至漫林糖厂路面改造修缮;2.完成18个建制村190公里以上公路砼路面改建;3.完成安置小区项目88幢2386套安置房建设;4.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5000户以上;5.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0个以上;6﹒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6万亩;7﹒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2.5万亩;8﹒完成热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15000亩;9.完成老窝底高山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中央及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地面数字覆盖面;10.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200人,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帮助4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六)着力抓好自身建设。继续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优化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依法行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依法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族各界及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强化政务公开,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与集体决策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体系,提高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紧紧围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巩固“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成果,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坚决抵制各种社会不良风气,切实改进和转变作风,接地气,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执行力和群众满意度。
 
各位代表,“十三五”蓝图已经绘就,新一轮发展号角已经吹响。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实现新突破,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是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谱写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篇章,为实现“十三五”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p>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产业支撑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革开放内生动力不足,发展软硬环境不优、基础不牢;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山区发展缓慢、贫困面广,群众增收致富难,公共资源配置不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四是生态环境脆弱,全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五是部分领导干部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争先进位意识淡薄,作风不实、担当不足、执行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县综合实力加快提升的关键期,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滇中城市经济圈、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实施机遇,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元江资源、区位优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应对发展新挑战,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创新活县、开放兴县发展战略,着力打基础、强产业、美城乡、建生态、促开放、惠民生,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元江建设成为云南最美热区、云南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冬季避寒旅游胜地。
 
今后五年的预期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递增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5%;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年均递增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市级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全面完成以上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五网建设,打牢发展基础。今后五年,要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政策导向和投资重点,抓住云南省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机遇,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大干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元江跨越发展的基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昆曼大通道沿线优势,推进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建成玉磨铁路(元江段)和云南省S35永金高速新平至元江(玉溪境内)段高速公路,新建70公里以上铁路和6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构筑联通周边县区、国际国内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加快县内交通主要通道联络线、县际公路、乡村组道路建设,实施元车线、元龙线、元洼线等县道改扩建工程,完成20余条780公里以上等级公路建设,实施120个以上农村公路项目和30余座桥梁建设,实现建制村、自然村组100%路面硬化。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江河流域综合治理、西水东调、抗旱应急引调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对青龙厂河等2个小流域和曼来河等4条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完成500件以上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和45件以上农村坝塘综合整治工程,完成鲁布水库、小拉史水库、西拉河水库渠道配套等在建重点工程,加快陆家店水库、那诺一库等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元江干流县城段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不断健全科学合理的供用水体系,扩大供水覆盖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新能源开发利用,攻克桥头电站、罗垤电站建设瓶颈,推进城乡一体化电网建设,改造升级变电站、输电线路和农村电网,着力提升农村用电质量和保障水平。推进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县城中心气化率达40%以上,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移动互联网、乡村宽带建设和“村村通互联网”工程,实现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突破5.4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70%以上,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100%,推进电信、广电、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有线、地面、卫星传输相结合的数字电视网络全覆盖,积极开展“互联网+”行动计划,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多惠及农村和群众,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构筑高速信息网络。加快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云南和谐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投资新建一类通用机场,力争一年内完成前期工作,两年内投入试运营,开创元江航空机场建设先河,助推我县航空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联动发展。坚持“全力转方式、调结构,提升一产、促进二产、强推三产,努力打造三产联动发展新格局”的产业发展思路不动摇,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提升第一产业。农业是元江产业联动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元江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牢牢抓住热、水两大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围绕山区培育2个年产值上亿元产业、坝区培育7个年产值上亿元庄园的“2+7”目标,坚持不懈做好“山坝”结合文章。山区要巩固发展烤烟、畜牧等传统产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种养殖经济,加快培育核桃和林下种养殖2个年产值上亿元产业;坝区要加大热区资源开发,加快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万象、芦荟、火龙果、辣木、金芒果、茉莉花、鳄鱼养殖7个年产值上亿元的农业庄园,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紧紧抓住我县列入省21个县市核心糖料甘蔗基地建设机遇,抓好甘蔗品种改良,积极推广高糖高产品种。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市场物流体系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7%以上。促进第二产业。工业是我县产业发展的短板,也是强县富民的重要载体,丢不得,丢不起,要坚持传统产业提升、特色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和清洁能源开发齐头并进,集中力量打造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骨干地位突出的四大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形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以镍、铜冶炼加工为基础的矿产品加工业集群,支持镍矿企业开发新型镍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铜矿资源整合,加大铁合金企业和金矿选厂技改力度,探索蛇纹石深加工综合利用,稳步推进铸造业的发展,实现综合产值30亿元以上。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以热区特色食品加工为核心的特色生物资源开发集群,支持万绿、大有为等企业研发新产品,整合现有芒果、茉莉花等加工企业,做深做细芦荟、火龙果、辣木、生态牛肉、鳄鱼等特色生物资源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以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为核心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开发电力资源,力争实现水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45万千瓦,实现电力产值3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天然气综合利用等清洁能源开发,争创云南省“绿色能源试点县”。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打造以石材加工为基础的建筑建材产业集群,加快石材加工产业发展,引导优势资源、生产要素向有开发实力的企业集中,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以上。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江东片区全省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云南热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示范区。“十三五”末,成功培育2-3家省级“百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8%以上。强推第三产业。三产是我县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是要以城乡建设为基础,突出规划引领,围绕旅游线路、景区景点建设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挖掘,优化“一片四线”旅游空间布局,打响冬季避寒旅游胜地品牌。县城阳光田园养生休闲片区要把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民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积极做好传统节事节庆和冬季滑翔伞邀请赛、山地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活动的宣传营销,推进五星级酒店、云南省低海拔体育训练等项目建设,启动哈尼罗槃王宫建设,建成3个游客集散中心,加快昆南、者嘎新村、者嘎3个民族特色村建设。咪哩—因远无火之炊旅游线要以沸泉资源开发为载体,完成红河谷热海项目周边景观提档升级,积极申报星级旅游景区,完善李和才故居保护与管理,切实加快那路特色村建设。羊街—那诺哈尼云海梯田民族风情旅游线要以梯田观光为核心,完成山路十八弯、梯田人家、万亩天梯3个观景台建设,完善传统哈尼民居保护和修缮,加快尼戈、塔朗特色村寨建设。曼来—羊岔街天然氧吧旅游线要坚持保护性开发,以羊岔街风电观光游等为重点,扶持开设10家以上特色农家乐和民俗客栈。洼垤—龙潭—甘庄彝族风情旅游线要以彝乡观光为主题,积极申报洼垤“撒摩阿哩”、龙潭“三步弦”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坡垤等特色生态旅游乡村。改造提升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迈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转变。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1%以上。
 
(三)协调城乡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构筑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力推进城市建设。以建设云南最美热区为目标,紧紧围绕“一心多极网络化”产城融合空间结构,突出规划龙头作用,不断完善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等各类专项规划,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城市综合平台建设,以滨江片区旧城改造为契机,继续争取中央、省、市关于城镇棚户区改造扶持政策,全力推进棚户区建设等重大市政项目,充分发挥“一江两河”自然水系景观优势,大江造气势,两河建休闲,积极争取引进资金、项目,启动江东片区规划建设工作,协调发展中心城区与江东片区,实现依江而居,依江而兴。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主城区“五横五纵”路网框架,改造升级城区现有道路,加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强化“两污”治理,中心城区污水和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0%、95%以上。深入推进“六城同创”工作,努力争创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实现县城建成区面积突破7.3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5%以上。统筹协调农村发展。以城市建设支持农村发展,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突出地域特色,加快实施甘庄、曼来、咪哩等9个特色集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产业发展城镇,发展城镇促农增收。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争创省级文明乡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等项目有机整合,建设完善住房、道路、垃圾处理、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实现集中供水100%,污水集中处理率75%以上,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全力建好生态,筑牢绿色屏障。坚持保护治理并举,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为群众营造更生态的居住环境、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源头保护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元江行动计划,坚持节约高效利用水利、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实施县城空气质量通报制度,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实现森林覆盖率达58%以上,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县城规划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村寨饮用水合格率达98%,区域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要求。加强资源环境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努力争创国家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强化生态修复治理。加大生态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实施公路、江河、水库、梯田、美丽乡村生态治理,发挥面山绿化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扎实抓好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陡坡地生态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强森林管护,加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进低碳循环发展。积极发展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可承载产业,严守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全力支持绿色清洁生产,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强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新建项目能耗达标和污染源头控制管理,加强重点企业能耗、污染源监测。加大低碳节能减排力度,强化城市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治理,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
 4/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云南省)2016年通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下一篇:(云南省)2016年牟定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今日推荐
(广西)2017年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广西)2017年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